小明:買房銀行貸款30萬分多少年還合適?是等額本金還是等額本息?
三人:這主要要看家庭收入和理財能力。如果家庭月收入五千,那么就不可能選擇十年了,那樣生活質(zhì)量得多差阿!人活著要向往自由和幸福,不應被房子所累。
因此,為了保證生活質(zhì)量和留點余錢理理財以備不時之需,那么還款應當控制在家庭收入的1/5及以下。即如果家庭月收入一萬的話,可以選擇月供兩千。即30萬房貸的話,可以選擇二十年還,房貸利率不上浮按如今的基準利率是4.9%,選擇等額本息便是每月還1963.33元,如下圖。
?
當然,如果有住房公積金的話,那么自然是貸越久越好了,比如住房公積金利率3.25%,而購買余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收益如今在4%上下。即便擔心貨幣基金的風險,那也可以選擇五年期的小型城商銀行定期存款,高的可高達5.5%。
如果有投資理財能力,比如有買基金或買股票的投資經(jīng)驗,那么也是貸越長越好。從長久的20年來看,即便定投指數(shù)型基金,其收益率也要遠在房貸利率之上。
但是如果連余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風險都不愿承擔,定期存款存的是大型商業(yè)銀行,且是一年一年的存,而購房貸款是上浮20%的利率為5.88%(4.9%*120%),那么此情況下可以把月供提高到家庭收入的30%。
有人可能會說,有錢干嘛不還呢?畢竟銀行存款沒有房貸利率高。這通常就是國人為什么不買保險的主要原因,因為沒有風險意識,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有錢就還,那么就忽略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忽略了無處不在的風險,包括失業(yè)風險,身體意外或者其他意外的風險。
負債屬于資產(chǎn)的一部分,不應過度的把債務(wù)當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而應將其當資產(chǎn)來看,比如擁有一套房便是有房一族,哪怕70%是銀行貸款,20%是啃老和親戚朋友借貸。
至于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這要看家庭收入情況。如果家庭收入是走上坡,即越來越多,那么建議選擇等額本息;而如果家庭收入是走下坡,即越來越少(所從事的行業(yè)越來越不景氣),那么可以選擇等額本金。
如上圖,房貸30萬分二十年還(假設(shè)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4.9%),選擇等額本息月供是1963.33元,累計利息為171199.72元,累計還款額471199.72元。
而選擇保本金第一個月需還2475元,從第二個月起逐減,直到最后一個月為1255.10元,累計利息為147612.50元,累計還款額447612.50元。
從累計還款額上來看,兩者相差近2.5萬(假設(shè)貸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那么是不是等額本息還款不劃算呢?其實不存在劃不劃算,因為貸款利率是一樣的,只不過等額本金前期還得多,計息計得少罷了。如果有能力,全額付清,那更不存在利息呢!
對普通大眾來說,所從事的行業(yè)沒有大起大落,也就家庭收入沒有大起大落的話,那么更建議選擇等額本息還款。雖然所還的累計還款額較大,但是可以有效的保證生活質(zhì)量,如會投資理財那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