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憲東
15年期貨交易經驗,交易股指期貨為主,通過基本面分析大勢,純技術交易,主要抓波段行情,曾獲都市快報實盤比賽冠軍。
精彩觀點
做期貨還是要以穩定為主,在穩定的基礎上,盡量把利潤做高。
我覺得未來的大勢在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所以我們做期貨也要與時俱進,必須要跟得上這個數據時代。
市場確實越來越難做,關鍵是你的技術水平進步得是否能夠比這個市場快,如果這個市場難度從1分變成5分,但是你的技術從1分變成6分或者8分,那你就不會覺得錢越來越難賺了。
現在市場行情走勢不單單是技術面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基本面的問題,有時候是資金面的問題,所以商品期貨比以前難做得多了。
但是這幾年股指期貨還是比較好做的,因為股指期貨沒有人能控得了這個盤,而且股指期貨背后的基本面更復雜,所以你不需要去分析單個品種是什么走勢,你只要分析出宏觀大勢。
行情在熊市的時候,IH應該好一點,行情穩定的時候應該IF好一點,那么在瘋狂的時候IC好一點,因為IC主要是小盤股,它是代表國內中小散戶的。
股票的話重點要關注上市公司自身的宏觀情況,股指主要是跟整個國家經濟、國家政策和國際政治這些宏觀情況有關。
對于后期的股市,我是覺得如果貿易摩擦緩和的話,股市還是應該比較穩定的,可能不會有什么牛市但也不會有什么熊市,總的來說還是偏穩定。
對整個股票大盤來說,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中國崛起美國衰落,這個對整個大盤來說是未來決定性的因素,一旦我們中國能夠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強的國家,或者對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那我們的股市也會取代他們的股市,我們的人民幣也會取代他們的美元。
如果要出現牛市的話,基本上前面必須要有一波熊市作為鋪墊,沒有熊市不會有牛市,只有一波熊市下來,整個大盤都已經低估了,國家也不希望它繼續跌下去了,出點政策利好,整個國家的宏觀政策要轉型,在轉型口最容易走出牛市了。
股指沒有主力,沒有人能夠控制得了股指的走勢,但是商品的走勢可以人為控制,K線圖可以人為做出來,所以股指的走勢技術性好。
從國家政策和金融改革趨勢來說,股指是需要完全松綁的,我們中國金融市場如果要能追得上美國市場,要能跟得上世界主流,甚至我們中國金融市場決定世界市場,那么股指就必須要放開。
七禾網1、黃總您好,感謝您和七禾網進行深入對話。您做期貨已有15年的時間,當時是怎樣的機緣巧合,使您進入到期貨市場中?后來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您從兼職交易轉為專職交易?
黃憲東:我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分析未來大勢的,不管是以前學習,還是現在工作也好。我當初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覺得計算機行業是未來的大勢,所以我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是等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只學會了做游戲外掛。當時我又分析了一下大勢,我畢業的時候是2003年,那個時候互聯網環境也不太好,我覺得未來一個是房地產行業會好,還有一個就是金融行業會好。所以我畢業之后就打算去做房地產,但是做了一年房地產之后我發現一個問題,這個行業雖然好,但是跟我沒關系,因為我沒錢炒房,我如果要白手起家,還是得做金融,所以我后來就選擇了做期貨這個行業。
七禾網2、在您做期貨的15年中,交易的方法和理念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黃憲東:二零零幾年的時候,大家做期貨的手法都是比較粗糙的,就看看基本面、MACD,然后再看一些國外的江恩理論、道氏理論等等,其實這些東西都是以前人家的,人家已經用的時間太長了,你學這些東西其實是沒什么用的。我在期貨上經歷了起起伏伏,曾經幾萬塊錢炒到幾十萬,然后爆倉,后來又2萬塊錢起步,炒到了20萬,后來又到100萬,然后又爆倉了。后來隨著時間、閱歷的積累,我覺得做期貨還是要以穩定為主,在穩定的基礎上,盡量把利潤做高。到2008、2009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技術已經過關了,我主要著手資金管理這一塊,做期貨的人都有一個弊端,就是你知道是怎么樣做資金管理,但是如果你主觀去做,你沒法做到按照理念嚴格地管理。后來我就開始從量化這一塊著手,把這些理念編成程序,讓程序自動執行止盈、止損,當你心態好的時候,程序執行可能比主觀還稍微差一點,但是它勝在穩定、有程序輔助。我覺得未來的大勢在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所以我們做期貨也要與時俱進,必須要跟得上這個數據時代。隨著市場和技術的發展,程序化交易未來必然會成為主流,不管是下單、風控,還是策略分析也好,這個都是需要計算機來輔助的。
七禾網3、在您接觸期貨以來的15年當中,您認為期貨市場的行情走勢特點以及投資者結構主要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否覺得越來越難賺錢?
黃憲東:錢肯定是以前好賺,如果我回到15年前,那可能10萬我一年就能把它變成1000萬,但是我并沒有覺得錢越來越難賺,市場確實越來越難做,關鍵是你的技術水平進步得是否能夠比這個市場快,如果這個市場難度從1分變成5分,但是你的技術從1分變成6分或者8分,那你就不會覺得錢越來越難賺了,我是感覺這幾年錢比以前好賺。如果純粹從這個市場簡不簡單來說,零幾年是最好做的時候,我說現在錢好賺,是因為我現在的技術積累、對行業洞察等方面都比以前強了,而且現在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可以用這些東西來輔助我做期貨。
在2008、2009年以前,主力之間是對手盤,你只要選擇站隊,所以那時候趨勢性比較好,而且經常出現逼倉的情況,當時有句話叫做“空頭不死,上漲不止”,或者“多頭不死,下跌不止”。但是現在經常是多空變成一家了,這個難度就很大了,現在市場行情走勢不單單是技術面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基本面的問題,有時候是資金面的問題,所以商品期貨比以前難做得多了。每年主力要從商品上吸走這么多資金,如果散戶要做的話,不知道主力資金怎么進出,或者沒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分析基本面,靠純技術去做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這幾年股指期貨還是比較好做的,因為股指期貨沒有人能控得了這個盤,而且股指期貨背后的基本面更復雜,所以你不需要去分析單個品種是什么走勢,你只要分析出宏觀大勢,宏觀大勢對大家都很公平,主力看到的消息跟你看到的消息,基本上偏差不是特別大,而且技術上面他們也控不了盤,所以你在技術上面就可以做得比他們還要好,你在這方面賺錢可以比他們更快。
七禾網4、您表示2004年剛做期貨時,有過短期內大虧大賺的經歷,請您具體談一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以及您從中獲得的經驗是什么?
黃憲東:我2004年剛開始是做研究員,我寫的報告大家都覺得還可以,而且幾個大勢都分析得比較好,我自己就想拿點資金試試水,剛開始拿了幾萬塊錢,后來在橡膠上炒到幾十萬,但是賺的時候沒有及時止盈,后來又變虧損了,虧損了之后心態沒有擺正,還扛了一扛,結果幾個跌停板就把我打爆倉了。那段時間虧損了心情很低落,但是另一方面也有收獲,從這次虧損當中,我發現個人資金是沒法跟市場對抗的,所以多少止盈、多少止損或者資金管理,這些都要嚴格把控,而且經過這次虧損,后來我也更沉穩了,技術方面也有所提高。
七禾網5、據我們了解,您從2010年以后開始穩定盈利,請問您當時是做出了哪些變化、做好了哪些方面才能夠做到穩定盈利?
黃憲東:一個是技術方面,我覺得2008年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過關了,2010年之后我從資金管理方面著手,倉位要嚴格控制好,每次交易你不能光想著做對了賺多少,要想想萬一做錯了能承受多少虧損,都要提前有個規劃。我首先從大勢方面來著手,然后再從技術上面來著手,各方面分析得還比較準確。
七禾網6、您的交易方法以純技術交易為主,請問您主要關注哪些技術指標或者形態?
黃憲東:現有的指標其實都沒多大用,我主要是看成交量和持倉量,我自己寫了一套指標,跟市場上的指標不一樣,至于技術形態,每個品種的技術形態都不一樣,都是要通過長期的實戰與積累總結出一套策略。比如你提出一套策略,用軟件算一下這套策略勝率能達到多少,失敗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分析一下這套策略中間有沒有擬合的成分,再通過實盤一段時間觀察中間有什么漏洞,你把漏洞修補掉。我做一套策略,基本上要75%左右的成功率,對我來說,一套策略成功率如果低于70%就要觀察觀察,低于65%就不會去做了。
七禾網7、技術分析的交易方法普遍勝率在40%左右,您在七禾網實戰排行榜的展示賬戶“穩如泰山”,勝率高達54%。請問您能通過技術分析的交易方法做到高勝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憲東:其實這個54%的勝率是不準確的,我的勝率基本上能達到65%以上,為什么統計出來是54%呢?因為股指期貨是鎖倉交易,就把我的準確率拉低了。至于如何通過技術分析手段來做到高勝率,這還是一個策略的反復驗證過程,一方面,我有這么多年的積累,比如同樣看一張圖表,我看一張圖表,跟外面那些生手看一張圖表,完全是兩回事,我一眼看去,大致就知道行情是怎么一個過程,它是震蕩模式還是趨勢模式,或者這個品種有什么特性,然后再幾張圖表對比一下。因為時間做得長了,思考得多、積累得多,有些東西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比如我們看K線圖或者看圖表,很容易會想到行情大致是個什么情況,然后再認真觀察,總結出一套策略,這套策略出來以后,把它編寫成程序,再反復驗證,等驗證通過了,就可以上實盤,通過實盤來觀察這個策略可能會有什么漏洞,或者可能哪方面還做得不夠,你再反復編寫。然后再結合宏觀大勢,比如國家政策是要放水了,或者美國要量化寬松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趨勢策略比較好,比如我們碰到貿易摩擦,很多策略就會階段性地失效,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風險,該收手就收手。我在七禾網展示的賬戶后面就有段時間沒做,是因為碰到貿易摩擦,后面肯定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這個時候該停手還是要停手。
七禾網8、您是以純技術交易為主的,您也表示有一套策略可以編成程序化系統。請問您未來是否會考慮將交易策略完全編成程序,完全實現自動交易?
黃憲東:我的策略沒法全自動交易,主要是因為要鎖倉交易,很多時候要手工輔助,比如在碰到宏觀面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手工輔助,比如碰到貿易摩擦,這個時候你就很難做了,做空怕救市,做多又怕外盤風險,碰到這種情況的話,策略就要重新調整了,從主觀方面來調整這個策略,很多時候還是有必要的。有的時候整個市場處于瘋狂狀態,或者整個市場處于很壓抑的狀態,你要根據這個市場的狀態制定不同的策略。
七禾網9、據我們了解,您的交易中也會通過基本面分析大勢,請問股指的基本面,您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黃憲東:第一是國家政策,國家是放水還是收緊銀根,國家放水對于股市是利好的,國家要是收緊銀根,一般來說是利空的。第二就是經濟,比如經濟比較好,那么對股市也是利好的,要是大家生意都難做,那肯定是利空的。第三就是外盤,如果和美國沒有貿易摩擦,那對我們也是利好的,哪怕不利好,股市也是個比較穩定的形態。第四點,比如原油大漲,那么對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化工上游肯定是比較利好的,如果原油暴跌,對一些下游產業可能利好,但是對上游產業是不怎么利好的。還有一個是消費,要看消費大勢,我們這幾年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總的來說我看消費還是在升級的,降級這個說法也并不準確,我們這幾年整個零售行業每年都在增長,而且手機也是越賣越貴的,以前2000塊的小米手機,現在變成3000塊了,華為手機以前只是賣1000塊,現在都要賣5000、10000塊。
所以需要對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有比較深度的洞察力。像我以前做棉花,當時棉花是18000一噸,那年在炒作新疆棉花減產,減產大概10%,我估計會從18000漲到24000,當年是2010年,我是18000買進去的,扛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價格跌到17000,那個時候覺得還不漲,實在受不了就平倉了,后來我一出來就開始漲了,從17000漲到34000,漲了一倍。那波多頭我是錯過了,但是空頭我是抓到了,那年冬天我去市場上買羽絨服,我發現去年市場上羽絨服都是純棉為主,今年羽絨服全部是滌綸為主,棉花是減產了10%,但是消費減少了比如30%,我是覺得當時價格已經到頂了,那波做空賺了一波。有時候你看對不一定能做對,像這波上漲我是看對的,并沒有做對。這個市場是很復雜的,比如你看到頂了,那時候棉花34000,人人都說還要漲,有的人甚至說要漲到4萬、5萬,但是其實從很多細微的地方你能看到這個市場其實已經見頂了,像我只是從市場上買了一件衣服而已,所以我只是從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可以看出大勢。
七禾網10、上證指數今年年初先是大漲,4月份之后又出現大跌。您認為這一漲和一跌其中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黃憲東:上漲的原因,一個是外資抄底,還有一些大機構抄底,因為2023年那一波調整得太厲害了,今年年初的時候都說宏觀政策要刺激一下。一個是國家政策配合,還有一個去年確實行情已經跌得差不多了,超跌有點嚴重。
4月份大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2、3月份一下子漲得太快了,然后美國剛好在我們有泡沫的時候就來把這些泡沫提前戳破,而且又不給你軟著陸,本來這個泡沫還會再吹大一點,而且它也不會一下子破掉,它可能會軟著陸,可能會漲一點跌一點,或者漲上去震蕩一會,不會一下子跌下來。我們的股市只要起來,我們就要預防華爾街那些人,華爾街那些人他們很喜歡到國外去“搞事”,看誰股票漲得好他們就要“搞事情”,他們的做空不是光是資金方面的,而是有國際政治、國家力量跟資本相互配合做的。
七禾網11、國內三大股指期貨IF、IH、IC當中,您認為當前基本面最好的是哪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憲東:我覺得IH和IF比較好,IC可能不太好。因為IC跟那些中小盤或者垃圾股關系比較近,中國最好的那些股票,基本上都在IF和IH這兩個板塊里面,如果把滬深300成分股打開的話,中國最好的一百只股票里面,基本上有六七十只在這里面,上證50成分股中可能十只最好的股票基本上有六七只在這里面了。但是IH有個弊端,就是它不太活躍,IF活躍一點,所以行情在熊市的時候,IH應該好一點,行情穩定的時候應該IF好一點,那么在瘋狂的時候IC好一點,因為IC主要是小盤股,它是代表國內中小散戶的。中小散戶是這樣的,行情一好,大家一窩蜂地進來,行情一差就一窩蜂地走。我覺得現階段上看IF最好,如果之后比如碰到熊市,最好的應該是IH,如果碰到個瘋狂的牛市,那IC應該是最好的。
七禾網12、做股票和股指往往需要關注宏觀情況,當前國內宏觀情況較為復雜。您對當前國內的宏觀是怎么看的?您對未來的股市又是怎么看的?
黃憲東:股票跟股指還是有區別的,股票的話你首先要買好股票,把這些績優股找出來,再從績優股里面去挑黃金,所以個股跟整個宏觀大勢有關系但是沒有像股指那么直接,比如大盤行情不好,好股票可能跌得少,大盤行情好它會漲得多一點,股票的話重點要關注上市公司自身的宏觀情況,股指主要是跟整個國家經濟、國家政策和國際政治這些宏觀情況有關。
現在的國內宏觀情況,我覺得傳統行業不行,但是新興行業還是很不錯的,而且現在提出中國制造2025,我覺得這個是在加快推進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有一些新的高科技、黑科技,這些行業是很不錯的。在以前的話,最有錢的那批人是小老板,現在在社會上比較有錢的那些人變成了做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的這批人,像阿里巴巴或者小米公司一上市,里面的一個普通也能有上千萬身家,比以前那些當老板的都好很多。但是傳統工業是不斷地走下坡路,一方面產能過剩,還有一方面人工費上漲、企業利潤微薄。總的來說就是兩極分化,未來好的行業會越來越好,不好的行業會越來越不行,有技術、有規模、有資本的那些行業巨頭還會越來越好,很多中小企業的小老板們,他們可能就是在夾縫里生存。
對于后期的股市,我是覺得如果貿易摩擦緩和的話,股市還是應該比較穩定的,可能不會有什么牛市但也不會有什么熊市,總的來說還是偏穩定,可能會漲一波,漲了又會調整一下。但我們也不能排除意外的情況,比如中美之間對抗這兩年已經進入白熱化了所以也不能排除外在因素,可能會有系統性風險。如果要做股票的話,你只能看近期有沒有系統性風險或者有沒有貿易摩擦升級的可能,萬一碰到這種系統性風險的話,該規避還是要規避。我做股票也不會只做單邊,都是要用股指期貨做空對沖的,但是一般的散戶沒有這個能力去做股指對沖。我是覺得,普通散戶要不就是做個三年或者五年,看中哪只股票,就不要去管它漲跌,也不要管宏觀,買進去就不要看盤。
七禾網13、您認為,當前影響國內股市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有哪些?
黃憲東:我們股市的情況也要分兩種,對個股來說,一種是好股票,一種是比較差的股票,還有一種是國家支持的高新科技股票,對高新科技股票影響的話,我認為肯定是國家2025戰略影響最大,高新科技股票有個特點,如果這只股票好,可能就翻100倍、1000倍,但要是這個公司做得不好,可能撐不了多少年就會垮掉,所以我認為高新科技這個板塊肯定是最好的板塊,但是選股是難度最大的。對于好股票,它們跟國家還是很有關系的,我們中國經濟在世界崛起,這些巨頭也會崛起。還有一種是垃圾股,反正不管它是好是壞,你就不要去看了。對整個股票大盤來說,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中國崛起美國衰落,這個對整個大盤來說是未來決定性的因素,一旦我們中國能夠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強的國家,或者對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那我們的股市也會取代他們的股市,我們的人民幣也會取代他們的美元。
七禾網14、您認為,基本面出現了哪些情況或變化,國內股市后期才有可能整體走好、繼續上漲?
黃憲東:你只要選擇了好股票,它一直整體上漲持續走好,但是你如果選的是差股票,它一直持續走跌,所以說選股是關鍵。如果要想大盤上漲,這個就要看一方面國家政策配不配合、銀行放不放水,還有證監會、銀監會各方面是不是想推一波股票。如果要出現牛市的話,基本上前面必須要有一波熊市作為鋪墊,沒有熊市不會有牛市,只有一波熊市下來,整個大盤都已經低估了,國家也不希望它繼續跌下去了,出點政策利好,整個國家的宏觀政策要轉型,在轉型口最容易走出牛市了。
七禾網15、您在七禾網實戰排行榜展示的賬戶“穩如泰山”,股指中IC和IF做得較多,盈利也相對較多,IH做得較少、盈利也相對較少,請問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憲東:主要是因為IH波動比較小,IC和IF波動比較大,比如同樣一手單,做IH賺了1000塊錢,做IC和IF就能賺三四千或五六千。
七禾網16、您的交易中,對于三大股指的資金和倉位是如何分配的?
黃憲東:三大股指中,我現在主要是做IF,IC輔助做一點,IH也稍微輔助做一點,基本上60%資金是做IF,如果限倉能夠放開,我可能60%資金會做IC,因為現在都要鎖倉交易,我覺得IC的滑點太大了。
七禾網17、請問您為什么做股指為主?是否商品的行情走勢不適合您的交易方法?
黃憲東:因為股指的走勢技術性好,商品的走勢技術性沒那么好,主要是這個原因。股指沒有主力,沒有人能夠控制得了股指的走勢,但是商品的走勢可以人為控制,K線圖可以人為做出來,所以股指的走勢技術性好,但是對于商品你不僅僅要考慮技術問題,還要考慮對手盤問題,如果散戶去做商品的話,對手盤肯定是主力資金,你要和他們做對手盤你就沒那么好做,所以說我商品做得少一點,股指做得多一點。
七禾網18、當前股指仍然有所限制,您是否會考慮轉型主要做商品?
黃憲東:以前股指限倉10手的時候,我停了一段時間在考慮做商品,但是現在限倉情況有所放開,限倉500手,滑點也減少了,相對來說好做一點,以后可能股指還會再放開一點。而且從整個大勢來說,股指的發展前景是遠遠好于商品的,因為商品畢竟品種有限,就那么幾個品種,但是股指對應的股票是成千上萬個上市公司,關乎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如果說股指是一頭牛,那么商品就是一只貓。你是要吃牛肉還是貓肉?
七禾網19、就您看來,后期股指期貨是否有可能會完全松綁、交易量恢復到受限以前?
黃憲東:這個雖然有點困難,但是從國家政策和金融改革趨勢來說,股指是需要完全松綁的,我們中國金融市場如果要能追得上美國市場,要能跟得上世界主流,甚至我們中國金融市場決定世界市場,那么股指就必須要放開,還要配合期權等衍生品,各方面的配套必須要跟得上,所以我覺得松綁的難度是有點,但是趨勢還是要松綁的。
七禾網20、據我們了解,您也曾經做過黃金交易,今年以來黃金和白銀上漲了不少,您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于黃金和白銀后期的走勢您怎么看?
黃憲東:黃金白銀上漲我覺得是因為保值需求,黃金是幾千年的貨幣,不管是人民幣還是美元,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張紙,今年黃金白銀上漲,主要原因還是貨幣貶值太快,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對于金銀后期走勢,短期里面漲幅或者跌幅都是有限的,但是你把時間拉長,未來10年、20年、30年,它的保值性或者它的堅挺性肯定是好于美元也好于人民幣的。
你如果想投機賺一把,你就要看準短期是漲還是跌,但是你如果只是從保值需求去看這個東西,半年、一年是漲還是跌,這跟我們沒什么關系,你就買來放著,萬一以后碰到意外,黃金白銀還是值錢的。
七禾網21、您表示,期貨是一個高智力的投資行業,需要對經濟、政治、金融、文化、歷史、主力都有深度的理解。這是否意味著,絕大部分人不適合做期貨?
黃憲東:對的,期貨行業死亡率是97%,浙江這邊有一家期貨公司對他們的客戶做過統計,基本上97%的人是虧錢的,所以光光看這個概率,你說絕大部分人能跑贏那3%的人嗎?而且大部分人看問題都很片面,也沒有深度。
七禾網22、您發表過這樣一個觀點:中國金融業開始進入黃金發展期,未來會越來越美國化。請問您這樣認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黃憲東:未來我們中國是把重點放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這些行業都是需要大量的風投資金把它吹大的,風投需要什么呢?就需要金融。這些資金怎么來呢?還是通過金融工具,民間那些閑置的資金、愿意冒險的資金或者愿意轉型的資金,把這些資金投入到高新產業里面去。金融這個東西,外國人比我們中國人多走了100年的路,我們中國從歷史發展來說,每個階段都能對應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比如像我們以前炒房能賺錢,香港人早就告訴你了,中國的房地產是好的。那么我們現在哪個行業好呢?你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美國比我們多走了幾十年,所以說它走過的路,下一步就是輪到我們中國去走了,直到我們中國取代美國,前面進入無人區了,那就需要我們去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七禾網23、當前期貨市場專業性越來越強,很多人認為只有團隊協作交易,才有可能在當前的市場中有所成績。請您談談您未來的投資規劃,是否會考慮成立交易團隊,往資管的方向發展?
黃憲東:我一直在準備往這方面去轉型,因為團隊協作確實比個人好做很多,為什么我商品做得少?因為商品是要有一個團隊才可以做,基本面的管基本面,技術面的管技術面,資金管理的歸資金管理,大家分工協作。股指期貨因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它其實還是一個高技術性的東西。當然資管是未來大勢,肯定是要往這方面走的,比如做股指期貨短線交易,畢竟它的資金容量是有限的,股指期貨受限以前,差不多1個億的資金容量就上限了,現在的話有三五千萬也到上限了。你如果想把資金再做多,那就要把多余的資金投到股票上面去,或者做中長線,資金少的時候往往追求一年10倍甚至100倍的利潤,但是你要運作大資金,往往一年能做到30%的收益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我們一年追求30%的利潤,那就必須要把資金量做大,比如1個億賺30%就是三千萬,但是你如果只有100萬或者500萬,一年30%的利潤實際上并不多。規模一旦做大,就需要成立團隊,大家分工協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