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行遼寧省撫順市中心支行每一名員工為之驕傲的是,50年前在自己的城市誕生了“雷鋒精神”。50年來,這個行的一代代員工,講雷鋒事跡、聽雷鋒故事、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堅持用雷鋒精神建班子、帶隊伍,全面打造“雷鋒式”基層央行。他們積極推動金融創新,助力城市轉型,支持實體經濟,真情服務“三農”,不斷賦予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時代新內涵,譜寫了一曲曲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的新篇章。
用雷鋒精神建行
全心服務社會
撫順是一座因煤炭資源枯竭而轉型的城市。90年代末,該市與煤炭相關的上百家企業相繼倒閉,十幾萬工人下崗失業,城市建設蕭條,直到2009年全市的財政收入還不到54億元。面對發展嚴重滯后的城市,金融如何支持城市轉型,全心全意服務社會?人行撫順中支新一屆黨委班子倍感責任重大。黨委書記、行長高兵迅速組織開展調研,明確提出用雷鋒精神建“雷鋒式”基層央行,并將忠誠履職,全力支持撫順市經濟轉型與社會發展作為打造“雷鋒行”的切入點。
由于歷史原因,撫順金融機構存貸差一直較大,資金流入少、流出多,導致很多重大項目無法獲得銀行信貸支持,資金問題始終是制約撫順轉型發展的瓶頸。為規范資金流向,打造資金洼地,該中支出臺了引導信貸資金投入實體經濟的十條意見,要求轄區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政府提出的經濟建設目標,以擴大內需、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最大限度地滿足重點項目、“三農”經濟、民生工程、小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等實體經濟的有效資金需求。僅2011年,該中支就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議12場,簽訂合同200余項,使200余戶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
撫順縣有個哈達村,一件小事讓該村村長張寶玉記憶猶新。前年盛夏的一天,該村的水泵突然壞了,幾百戶家庭、近2000口人飲水中斷。情急之下,張寶玉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人行撫順中支求助。行領導立即派人派車,帶上錢款前往解決。當晚8時,就為村民送上了水,解決了全村的燃眉之急。
處于轉型期的撫順,始終活躍著一支由下崗職工群體組成的創業大軍。這些在二次創業中成長起來的小企業,由于資產規模不大、經營范圍不穩定、財務制度不規范、有效抵押資產不足等因素,面臨嚴重發展瓶頸。為解決這類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該中支建議各金融機構設立和完善小微企業貸款經營中心或專業支行,加快小微企業信貸管理制度、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并與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中小企業優質信用客戶陽光培育機制”,完善擔保風險控制機制、補償機制和分散機制,利用中小企業信息檔案庫,為銀企雙方搭建一條“一拍即合”的綠色通道,先后使近百家從未獲得過貸款的中小微企業累計得到6.4億元信貸支持。
用雷鋒精神育人
打造一流團隊
撫順是雷鋒成長的第二故鄉,是雷鋒精神的發源地。為打造一支以雷鋒精神鑄魂勵志的精英團隊,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題詞49周年和紀念雷鋒逝世50周年之際,中支黨委隆重召開了建設“雷鋒行”動員大會,吹響了以雷鋒精神“建行育人”的集合號,并下發了《關于建設“雷鋒行”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在全行開展以“學雷鋒事跡、唱雷鋒之歌、走雷鋒道路”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推出“雷鋒行”標識,打造雷鋒文化場館;舉辦系列攝影、美術展覽和演講……該中支充分利用“雷字號”資源優勢,積極營造“人人學雷鋒、處處有雷鋒”的文化氛圍,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為探索新時期踐行雷鋒精神的新思路、新途徑,他們還開展了系列以“雷鋒崗”、“學雷鋒標兵”、“科(室)學雷鋒號”、“支行學雷鋒號”等學雷鋒品牌創建活動,并成立了學雷鋒典型聯合會,組建學雷鋒志愿者隊伍。為將勤儉節約精神落到實處,他們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創建節約型機關、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為切入點,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強化節約。2011年用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了15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了18.62噸標準煤,公務車用油節省了3.5萬升,辦公電話費節省2萬余元。
撫順中支調查統計科是團中央授予的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單位,并已連續13年被命名為全國級“青年文明號”集體,連續兩年被命名為全國級“女職工文明示范崗”集體。該集體首創城鎮居民消費問卷調查模式,在全省率先開發征信檔案管理查詢系統,率先開通與金融機構溝通交流的“統計熱線”欄目,在全國率先推出《銀行家資訊》,為做好經濟調查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是撫順中支以雷鋒精神促忠誠履職的典型代表。據了解,多年來,在撫順中支,像調統科這樣的集體還有很多。
用雷鋒精神修身
忠誠做事做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在撫順中支辦公樓,從《雷鋒日記》中摘選出的標語隨處可見,字里行間折射出的雷鋒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每一位經過的人。用雷鋒精神修身、打造共同精神信仰,撫順中支的“雷鋒行”建設讓每一位員工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家園。
王雪,是撫順中支調統科的一名副科長。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她除了積極參加行內組織的各類捐款外,還自發地通過人民銀行內網論壇聯絡各地人行系統的同事,希望尋找一種可以長期關注災區和困難地區孩子的資助方式。在她與網友的共同努力下,論壇發起建立了“三人行”愛心基金。從2008年創立至今,她每月捐款50元,并默默堅持已有4年之久,雖然金額不多,但卻給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孩子帶來溫暖關懷。
2011年元旦剛過,一筆元的愛心捐款送到了撫順市慈善總會。這只是撫順中支機關干部職工參加“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的一次普通活動。從動員到行動,僅用了半天時間。在撫順中支,有眾多的“王雪”時刻準備著奉獻自己的愛心。據統計,在過去幾年中,該中支累計向社會捐贈的款物折合人民幣50余萬元,平均每名職工捐贈逾4000元。
剛當上媽媽不久的馮陽是該中支國庫處的一名普通科員。去年7月,正處在待產期的她由于寶寶早產,被醫生告知必須臥床休息。但由于當時TCBS系統上線不久,業務突然出現異常,而身為系統管理員的她無法離開工作崗位,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使她硬是堅持半躺著工作,直到報表核對正確、所有問題得到解決。寶寶出生后不久,國庫處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年終決算。作為業務骨干,馮陽主動申請提前結束休假參加決算,雖然心中充滿了對女兒的愧疚,但她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時代新內涵。
在撫順中支,無論老行員還是新行員,都把助人為樂、勤儉節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融入到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央行事業的熱愛中去,把雷鋒精神作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心靈歸宿,代代傳承。
上一篇:新時代精品少年演講稿多篇
下一篇:關于廉潔故事學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