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基數是什么意思?
養老保險是我國政府推行的一項基本保障政策,備受人們的歡迎。因此,很多人都開始參保養老保險,為此,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下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也是參保人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
工資8000社保基數就是8000嘛(按8000基數繳費15年、20年、30年)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當然,具體繳存基數規定依據每個人不同的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其中,養老保險的養老金繳費基數計算方法是:
養老金繳費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
養老金月繳費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12。
每年的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養老金繳費基數。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繳費基數越高,計算基礎養老金的相關參數“平均工資指數”越高,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越高;個人賬戶是由歷年繳費逐漸積累起來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是計算養老金的組成部分,職工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這部分比例是要劃入到個人賬戶中的。繳費基數越高,按照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積累下來的儲存額也就越多,養老金也就越高;反之養老金就低。
實際上,我們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基數也能影響養老金計算的。
基礎養老金較為復雜。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但是8000元基數繳費可不僅僅是60%基數。比如說山東省去年的60%繳費基數是3746元,社平基數是6243元,8000元繳費基數相當于128%的檔次。假設是120%。
如果是按照120%的檔次繳費,實際上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以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應的個人賬戶余額每年還會有記賬利息,近年來記賬利率也不低,一直在6%~8%以上。2016年是8.31%。
8000元基數繳費,每月進入個人賬戶余額是640元,一年是7680元。如果是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說繳費一年產生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55元每月。不過,如果隨著時間推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積累相應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錢數,也會按比例增加。
養老保險繳費15年、20年、30年養老金領多少?
如果我們始終是按照120%檔次繳費,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6.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再加上55元×15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比例提升)。
如果說我們現在退休,使用7000元的養老金計發基數(2021年山東省養老金計發基數是6893元,多數地區在6000~7000元之間)計算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實際上是臨時性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未來會實現統一的。這樣基礎養老金就是1155元。畢竟我們以現在的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可以參照現在的購買力水平。如果說個人賬戶不計算利息,那么個人賬戶養老金將是825元。兩部分相加是1980元。
如果是繳費20年呢?基礎養老金是22%的社平工資,即154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是55元×20年,結果是1100元。兩部分養老金合計是2640元。
如果是繳費30年呢?基礎養老金是231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650元,兩部分合計高達39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