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為了國家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對土地進行征收的,國家將給予被征收人一定的補償。土地被征收的,將有土地征收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還有安置補助費。其中土地征收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
概念解讀
為了國家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對土地進行征收的,國家將給予被征收人一定的補償。土地被征收的,將有土地征收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還有安置補助費。其中土地征收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可以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也可以直接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
參考案例
2000年9月份,甲代表一家4口人,與乙村簽訂了農業承包合同,承包了該組村民所有的水田1.2畝。2001年7月,政府發放給甲《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確認了甲一家與乙村之間的農業承包合同關系。2002年2月,甲一家去外地誤工。2003年,甲承包的土地被征收,乙村村委會按照比例將土地征收補償款每畝1.6萬分給了被征收土地的村民,但沒有分給甲一家。甲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第1款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甲的《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表明甲為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內,甲一家是雖去外地打工,但仍然是土地的承包人,乙村應按周比例將土地征收補償款分給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解決方法
土地征收補償費用.png
上一篇:股東借給公司的錢一定能拿回來嗎?
下一篇: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