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系統購物車流程圖_Lansonli的博客-CSDN博客
抵扣說明:
1.余額是錢包充值的虛擬貨幣,按照1:1的比例進行支付金額的抵扣。
2.余額無法直接購買下載,可以購買VIP、C幣套餐、付費專欄及課程。
購物車的流程圖_購物車業務流程圖_qq2912775627的博客-CSDN博客
?場景一用戶打開淘寶顯示登陸頁面不登陸返回初始頁面
場景二用戶打開淘寶顯示登陸頁面賬號或密碼錯誤返回初始頁面
場景三用戶打開淘寶顯示登陸頁面登陸成功選擇商品加入購物車付款成功完成交易
場景四用戶打開淘寶顯示登陸頁面登陸成功選擇商品加入購物車付款失敗
場景五用戶打開淘寶顯示登陸頁面登陸成功選擇商品加入購物車付款失敗更換其它交易方式成功完成交易
購物車的測試用例
?€??°§?μ??¨????|??¨?o??μ??¨????|??¨?o??μ??¨????è?ˉ?"?????”ˉ????¤??§????è?¨????“??????€????????·
???????-‰??…?????°??¨?°±??€?§???§???
?…?è′1????”¨???·?????è‰2?oˉ??€???·??—??1??‘???·??—?èˉ±?ˉ????è′1??·??—?é?€?????????·???ˉ?|??o???–è?‘
電商剖析:解密購物車邏輯-簡書
在電商的核心交易流程中,購物車是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其中最復雜的一個環節。在做電商流程中,可以簡單的把業務領域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底層支撐業務模塊,一部分是上層流程串流程的模塊。
底層支撐的模塊,比如,庫存系統、會員系統。這些模塊的特點是,所處理的業務流程相對單一、閉環,不需要太多依賴外部系統既可以完成領域內的邏輯。
如會員系統最重要的流程就是注冊、登錄、校驗登錄態。這幾個流程基本只依賴會員系統自身,沒有對外部系統產生強依賴,強耦合。
比較復雜的是串業務流程的系統,這部分系統業務邏輯會相對更復雜些,比如商詳或者購物車。因為商祥或者購物車所展示給用戶看到的東西需要串聯非常多的業務模塊,將其中的信息進行封裝組合展示給用戶,這里的業務邏輯非常復雜,系統內部的交互非常多。
我們以京東的購物車為例,簡單的剖析一下京東的購物車大體背后的業務邏輯,實現方式。
購物車中所展示的東西,無非就是加入購物車中的商品以及一些促銷信息。那么第一個問題是,這些購物車中的商品、促銷信息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獲取的?
所謂靜態就是指用戶在將商品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在購物車中存儲加入購物車的商品所需要展示的各種信息。例如上面展示的商品的主圖文描,促銷等等。
動態獲取就是在查看購車的時候,再去實時調用相應的系統獲取最新的信息。
答案是,購物車的數據只會存儲必要的商品信息,其他的信息完全是動態獲取的。
因為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如果是靜態存儲的,那么在下一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所展示的信息可能就不是最準確的。這中間可能商品信息會發生變化,比如商品被下架了、商品的主圖被調整了、或者主題被修改了、商品的促銷信息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可能會命中一個促銷,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這個促銷可能結束了。所以比較精準的做法是在展示購物車的時候,再去實時拉取一次商品的詳細信息以及當前的最新促銷信息。
但是購物車中還是會存儲一部分數據,主要存儲哪些數據呢?主要如下圖所示。
那么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查看購物車背后到底有哪些邏輯?
第一步首先是校驗會員的登錄態。上面購物車存儲的結構中,我們看到購物車的存儲是以用戶維度進行數據存儲的,所以要展示購物車的時候,首先要拿到用戶的ID。所以這里第一步就會校驗登陸態,因為只有用戶登錄后才能識別當前的用戶具體是誰?才可以從購物車的存儲中獲取響應的數據。然后購物車會根據取到的商品ID列表再去實時調用一次商品系統來獲取最新的商品信息,最終組裝后進行展示。
下一步是獲取庫存信息。庫存情況由于變更比較頻繁,所以每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也需要實時的去查看當前商品的庫存情況。如果購物車中的商品沒有庫存,那么就要進行提示,如下圖所示,在購物車中將此商品置灰,提示此商品“無貨”。
庫存這里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邏輯,就是贈品的邏輯。贈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滿多少元送一個贈品,簡稱“滿贈”。另外一個是買一個東西送一個贈品,簡稱“買贈”。兩種都是贈品,但是對于庫存的邏輯處理完全不一樣。
這兩種情況都會要求主商品跟贈品必須要在同一個倉。不然就會出現主品從一個倉發貨,贈品從另外一個倉發貨。要承擔兩份運費的成本。本來就是贈送一個贈品,如果還需要額外承擔運費的話,那么肯定不劃算。所以在校驗庫存的時候,一定會校驗主品跟贈品是否都在同一個倉有貨
當贈品跟主品不在同一個倉或者贈品沒貨的時候。對于滿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庫存,那么還是可以正常下單的。因為滿贈這種促銷類型會給用戶進行提示“贈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所以贈品沒貨的時候也是可以正常下單的,用戶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買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貨,那么會提示用戶贈品無貨,不可以下單。因為這種場景用戶會認為贈品是主品的一部分,沒有贈品也就不會去買這個主品了。
獲取完庫存之后,下一步會計算購物車中商品促銷的情況。這也是整個購物車中邏輯最復雜的一部分。促銷本身就比較復雜,因為會存在多種促銷類型,如果某個商品同時命中多個促銷怎么辦?如果商家設置了非常多的促銷,每一次都需要拿購物車中的商品去遍歷計算每個商品命中哪個促銷規則,整個計算過程也非常耗時。所以購物車會將商品列表傳給促銷系統,促銷系統根據購物車中傳遞過來的商品去計算,這些商品會命中哪些促銷,然后將這些商品按照命中的促銷進行分門別類返回給購物車。比如一個購物車中一個商家下有若干個商品。其中兩個命中了a促銷,另外兩個命中了b促銷,還有三個沒有民主促銷。那么要按照結構返回給購物車,購物車再展示給到用戶,這樣用戶看的會比較清晰些。
在購物車中除了展示基本的商品信息,還有很多額外的功能,比如計算運費。上圖中會顯示這一個商品包郵免運費。那么運費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其實在商家后臺有一個叫做運費模板的東西。商家會設置運費的策略,主要分為兩種規則。一種是根據單個商品去設置運費的規則,一種是根據訂單維度去設置模板。
單品維度指的是某一個商家的某個商品在某些地址需要收多少錢運費。這種的應用場景是當商家發現有些商品發到偏遠地區比較貴的時候,會設置這樣一個單品模板。
比如某個商品發到新疆、西藏、甘肅比較貴,那么就可以設置這個商品在這三個省收學費15元,反之只要收貨地址不是這三個省的,那么這個商品就不收運費。
另外一種是訂單維度的模板,也就是按照訂單維度來計算,整個訂單收多少運費。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經常見的江浙滬包郵。那么這個模板應該如何設計呢?首先是選好一個商家,然后選好江浙滬的地址。在這些地址設置一個規則訂單,不滿0元運費0元。江浙滬之外需要收10元的運費,那么再設置一下,除了江浙滬之外的省份。訂單不滿100元收取10元運費。這樣就達到了江浙滬包郵,江浙滬之外的地區需要有門檻,達到100元不收運費,但是不足100元需要收10元運費。
購物車中每一個商家頭部有一個領券的標識。來標識這個商家目前可以有優惠券可以領。這個領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在最關鍵的環節知道有券可以用,從而提升購物車的轉化率。那么這個功能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購物車中會將商品按照商家的維度分成不同的塊。每一個塊代表一個商家,商家里面的商品如果有促銷信息,按照塊的維度再去展示促銷的信息。領券的計算單位是商家的維度,在購物車中首先將商品根據不同的商家計算好分塊之后,每一個塊都代表一個商家,購物車會去計算當前商家下面以及當前商家購物車中的商品是否有可以領用的優惠券。如果這個商家制了10個批次的優惠券,其中2個批次的券可以使用當前購物車的商品,并且用戶還沒有領券,那么就會在這個地方進行提示,告訴用戶有可以領用的券。
購物車中還有一個叫做預估到手價。之前購物車中只展示了哪些商品可以命中哪些促銷,但是每一個單品最終成交的價格需要用戶自己去算一下。由于促銷疊加起來比較復雜,有些用戶自己也算不清楚。所以這個預估到手價就是系統根據當前疊加促銷、券之后算出來的一個最終成交的價格。這個功能省去了用戶自己去計算的過程,并且很直觀明了的展示出來了,最終的成交價對用戶提升轉化也有很大的幫助。那么這個預估到手價是如何實現的呢?
首先會先去計算購物車中商品的價格。有沒有單品維度的價格促銷,比如,價格直降或者秒殺、拼團之類的價格優惠。也就是上圖顯示的“119”,這個是價格維度的計算。在計算好單品價格維度之后,會再去計算一下當前商品是否有命中訂單維度的促銷,比如滿減或者折扣。這個時候會在單品的價格基礎上再減去命中促銷的價格,算出一個優惠價。然后在這個價格基礎上會再去命中一次優惠券的邏輯,去看一下用戶手中有哪些券可以使用。最終再去減去優惠券可以使用的價格,那么就是用戶實際成交的價格,也就是一個預估到手價。
這里舉一個例子,一個商品原價100塊。做了一個價格直降的活動,拼團或者秒殺,價格降到90。然后這個商品還享受了一個滿減的優惠,滿80減20。這個時候這個單品的價格就變成了90-20=70。如果這個用戶的賬戶中,還有一張可以用于這個商品的現金10元券。那么這個商品最終到手的價格就是70元,再減去10元的優惠券等于60元。
通過上面幾個過程,系統就可以幫你算出來每一個商品在當前情況下的一個預估到手的價格。
總結下,購物車是整個電商交易流程中比較復雜的一個環節,需要串聯會員、商品、庫存、促銷、優惠券等大部分邏輯進行最終的購物車的呈現。為了保證購物車展示給用戶信息的準確性,購物車只存了最基本的一些信息,絕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在用戶查看購物車那一剎那實時計算出來的。
作者:DearNicole
來源:簡書
詳解電商訂單邏輯流程圖-知乎
拆解電商訂單邏輯流程圖可以很簡單,只需5步:
訂單生成-支付訂單-商家發貨-確認收貨-交易完成
但其實,它又沒那么簡單。因為這看似簡單的5步,實際上是由很多顆粒度更小的動作、判斷組成的。
用戶下單后,系統需要生成訂單,它會先獲取下單中涉及的商品信息,其次獲取該商品所涉及到的優惠信息(如商品不參與優惠信息,則無此環節),然后獲取該賬戶的會員權益(比如是否為京東PLUS會員、淘寶88會員等)
在生成訂單和正式支付訂單中間,用戶一般還會確認訂單情況,如地址和聯系方式等。
確認無誤后會生成對應的訂單信息,系統會根據訂單中的SKU和數量預占庫存30分鐘。這段時間用戶可以選擇支付寶/微信支付/禮品卡等支付方式進行支付。
確認訂單信息后,發貨狀態會改為待發貨,同時商家會通知倉庫發貨,然后倉庫會對商品進行打單、揀貨、包裝、交接快遞配送等一系列標準流程。
商家發貨后,就是等快遞配送了,訂單系統需要接入一些常用快遞企業的接口(如順豐、四通一達等),方便用戶與商家在站內查詢快遞信息
收到貨品,不是一個服務的結束,相反是一個服務的開始。訂單系統需要在快遞被簽收后提醒用戶對商品做評價,這里要注意,確認收到貨不代表交易成功,交易成功是指在收到貨X天的狀態,此時訂單不在售后的支持時間范圍內。
電商購物中,訂單狀態分別有以下幾種:【待付款】、【待發貨】、【待收貨】、【待評價】、【交易完成】、【用戶取消】、【僅退款】、【退貨退款】。
以上流程圖均由億圖圖示繪制而成,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體驗下▼
電商解密:如何設計購物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對于電商來說,購物車的設計可謂是重中之重。有贈品時該如何根據庫存信息對購物車進行設置?不同區域的不同郵費該如何設置?有活動時優惠券以及滿減又該如何設置?接下來,本文作者就為我們揭示了購物車背后的那些邏輯。
在電商的核心交易流程中,購物車是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其中最復雜的一個環節。
一、電商流程業務領域
電商流程中業務領域劃分成兩部分:
1.底層支撐的模塊
比如庫存系統、會員系統。
這些模塊的特點是:所處理的業務流程相對單一、閉環,不需要太多依賴外部系統既可以完成領域內的邏輯。
如:會員系統最重要的流程就是注冊、登錄、校驗登錄態,這幾個流程基本只依賴會員系統自身,沒有對外部系統產生強依賴,強耦合。
2.上層流程串流程的模塊
比較復雜的是串業務流程的系統,這部分系統業務邏輯會相對更復雜些,比如商詳或者購物車。
因為商祥或者購物車所展示給用戶看到的東西需要串聯非常多的業務模塊,將其中的信息進行封裝組合展示給用戶,這里的業務邏輯非常復雜,系統內部的交互非常多。
我們以京東的購物車為例,簡單的剖析一下京東的購物車大體背后的業務邏輯,實現方式。
購物車中所展示的東西,無非就是加入購物車中的商品以及一些促銷信息。那么第一個問題是,這些購物車中的商品、促銷信息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獲取的?
所謂靜態就是指用戶在將商品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在購物車中存儲加入購物車的商品所需要展示的各種信息,例如上面展示的商品的主圖文描、促銷等等。
動態獲取就是在查看購車的時候,再去實時調用相應的系統獲取最新的信息。
答案是:購物車的數據只會存儲必要的商品信息,其他的信息完全是動態獲取的。因為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如果是靜態存儲的,那么在下一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所展示的信息可能就不是最準確的。
這中間可能商品信息會發生變化,比如商品被下架了、商品的主圖被調整了、或者主題被修改了、商品的促銷信息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在加入購物車的時候可能會命中一個促銷,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這個促銷可能結束了。
所以比較精準的做法是在展示購物車的時候,再去實時拉取一次商品的詳細信息以及當前的最新促銷信息。
但是購物車中還是會存儲一部分數據,主要存儲哪些數據呢?
主要如下圖所示:
二、查看購物車背后到底有哪些邏輯
首先是校驗會員的登錄態。
上面購物車存儲的結構中,我們看到購物車的存儲是以用戶維度進行數據存儲的,所以要展示購物車的時候,首先要拿到用戶的ID。
所以這里第一步就會校驗登陸態——因為只有用戶登錄后才能識別當前的用戶具體是誰,才可以從購物車的存儲中獲取響應的數據;然后,購物車會根據取到的商品ID列表,實時調用商品系統并獲取最新的商品信息,最終組裝后進行展示。
1.獲取庫存信息
庫存情況由于變更比較頻繁,所以每次查看購物車的時候也需要實時的去查看當前商品的庫存情況。
如果購物車中的商品沒有庫存,那么就要進行提示。如下圖所示,在購物車中將此商品置灰,提示此商品“無貨”。
庫存這里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邏輯,就是贈品的邏輯。
贈品分為兩種情況:
滿多少元送一個贈品,簡稱“滿贈”;
買一個東西送一個贈品,簡稱“買贈”。
兩種都是贈品,但是對于庫存的邏輯處理完全不一樣。
這兩種情況都會要求主商品跟贈品必須要在同一個倉,不然就會出現主品從一個倉發貨,贈品從另外一個倉發貨,要承擔兩份運費的成本。
本來就是贈送一個贈品,如果還需要額外承擔運費的話,那么肯定不劃算。所以在校驗庫存的時候,一定會校驗主品跟贈品是否都在同一個倉有貨。
當贈品跟主品不在同一個倉或者贈品沒貨的時候,對于滿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庫存,那么還是可以正常下單的。
因為滿贈這種促銷類型會給用戶進行提示“贈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所以贈品沒貨的時候也是可以正常下單的,用戶也是能接受的。
但是買贈這種場景,如果贈品沒有貨,那么會提示用戶贈品無貨,不可以下單。因為這種場景用戶會認為贈品是主品的一部分,沒有贈品也就不會去買這個主品了。
獲取完庫存之后,下一步會計算購物車中商品促銷的情況,這也是整個購物車中邏輯最復雜的一部分。促銷本身就比較復雜,因為會存在多種促銷類型,如果某個商品同時命中多個促銷怎么辦?
如果商家設置了非常多的促銷,每一次都需要拿購物車中的商品去遍歷計算每個商品命中哪個促銷規則,整個計算過程也非常耗時。
所以購物車會將商品列表傳給促銷系統,促銷系統根據購物車中傳遞過來的商品去計算,這些商品會命中哪些促銷,然后將這些商品按照命中的促銷進行分門別類返回給購物車。
比如:一個購物車中一個商家下有若干個商品,其中兩個命中了a促銷,另外兩個命中了b促銷,還有三個沒有命中促銷。
那么要按照結構返回給購物車,購物車再展示給到用戶,這樣用戶看的會比較清晰些。
2.運費計算邏輯
在購物車中除了展示基本的商品信息,還有很多額外的功能,比如計算運費。
上圖中會顯示這一個商品包郵免運費,那么運費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其實在商家后臺有一個叫做運費模板的東西,商家會設置運費的策略,主要分為兩種規則:
根據單個商品去設置運費的規則;
根據訂單維度去設置模板。
單品維度指的是某一個商家的某個商品在某些地址需要收多少錢運費,這種的應用場景是當商家發現有些商品發到偏遠地區比較貴的時候,會設置這樣一個單品模板。
比如某個商品發到新疆、西藏、甘肅比較貴,那么就可以設置這個商品在這三個省收運費15元;反之只要收貨地址不是這三個省的,那么這個商品就不收運費。
另外一種是訂單維度的模板,也就是按照訂單維度來計算,整個訂單收多少運費。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經常見的江浙滬包郵,那么這個模板應該如何設計呢?
首先是選好一個商家,然后選好江浙滬的地址。在這些地址設置一個規則訂單,不滿0元運費0元,江浙滬之外需要收10元的運費,再設置一下除了江浙滬之外的省份。
訂單不滿100元收取10元運費。這樣就達到了江浙滬包郵、江浙滬之外的地區需要有門檻,達到100元不收運費,但是不足100元需要收10元運費。
3.價格促銷邏輯
購物車中每一個商家頭部有一個領券的標識,來標識這個商家目前可以有優惠券可以領。
這個領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在最關鍵的環節知道有券可以用,從而提升購物車的轉化率。那么這個功能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購物車中會將商品按照商家的維度分成不同的塊,每一個塊代表一個商家,商家里面的商品如果有促銷信息,按照塊的維度再去展示促銷的信息。
領券的計算單位是商家的維度,在購物車中首先將商品根據不同的商家計算好分塊之后,每一個塊都代表一個商家,購物車會去計算當前商家下面以及當前商家購物車中的商品是否有可以領用的優惠券。
如果這個商家制了10個批次的優惠券,其中2個批次的券可以使用當前購物車的商品,并且用戶還沒有領券,那么就會在這個地方進行提示,告訴用戶有可以領用的券。
購物車中還有一個叫做預估到手價。
之前購物車中只展示了哪些商品可以命中哪些促銷,但每一個單品最終成交價格需要用戶自己去算。由于促銷疊加起來比較復雜,有些用戶自己算不清楚。所以這個預估到手價就是系統根據當前疊加促銷、券之后算出來的最終成交價格。
這個功能省去了用戶自己去計算的過程,并且很直觀明了的展示出來了,最終的成交價對用戶提升轉化也有很大的幫助。
那么這個預估到手價是如何實現的呢?
首先會先去計算購物車中商品的價格,有沒有單品維度的價格促銷。
比如:價格直降或者秒殺、拼團之類的價格優惠。也就是上圖顯示的“119”,這個是價格維度的計算。在計算好單品價格維度之后,會再去計算一下當前商品是否有命中訂單維度的促銷,比如滿減或者折扣。
這時會在單品價格基礎上減去命中促銷價格,算出一個優惠價。然后在這個價格基礎上再去命中一次優惠券的邏輯,看用戶手中有哪些券可以使用。最終再去減去優惠券可以使用的價格,就是用戶實際成交的價格,也就是預估到手價。
這里舉一個例子:一個商品原價100塊,做了一個價格直降的活動,拼團或者秒殺,價格降到90;然后這個商品還享受了一個滿減的優惠,滿80減20,這個時候這個單品的價格就變成了90-20=70。
如果這個用戶的賬戶中,還有一張可以用于這個商品的現金10元券,那么這個商品最終到手的價格就是70元,再減去10元的優惠券等于60元。
通過上面幾個過程,系統就可以幫你算出來每一個商品在當前情況下的一個預估到手的價格。
三、總結
購物車是整個電商交易流程中比較復雜的一個環節,需要串聯會員、商品、庫存、促銷、優惠券等大部分邏輯進行最終的購物車的呈現。
為了保證購物車展示給用戶信息的準確性,購物車只存了最基本的一些信息,絕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在用戶查看購物車那一剎那實時計算出來的。
#專欄作家#
DearNicol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京東產品經理、研發經理,主攻電商的方方面面。公眾號:中臺碎碎念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購物車的設計邏輯-知乎
上周在微信群中有位同學提出了一個疑問,對于購物車的設計差異性究竟在哪里?是的,相較于其他的功能界面來說,購物車界面設計的確有些趨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研究它的意義,相反它可能會更加的重要。
只要是電商類產品,購物車這個功能一定是繞不開的,它可以說是電商類產品設計的標配功能。作為平臺交易轉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每一個細節的調整可能都會帶來數據的波動。
因此更需要我們對其有深入的思考、小心的求證。今天關于購物車的設計,我們從一個關于它的小故事開始。
CartVSBag
如果大家經常逛各類電商平臺,應該發現對于購物車這個概念有些平臺使用Cart(購物車),而有些使用Bag(購物袋)。
拋掉一些特殊案例,我們基本可以發現通常只有時尚、化妝品、配飾類的垂直電商平臺會使用Bag,比如Zara的獨立客戶端。
那么使用Cart和Bag各自會有什么差異呢?會對交易產生影響嗎?美國有一個設計公司(ConversionFanatics)在2年前借一次為客戶進行設計改版的機會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研究。
在改版過程中他們分別使用Addtocart和Addtobag進行了一次測試。結果令人驚訝,50:50的流量分發測試下使用Addtocart對支付界面帶來的PV比使用Addtobag居然高了95.3%,而其他各項數據也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購物車是電商平臺交易轉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轉化率的微弱提升都將會為平臺帶來巨大的利益。那么這些垂直電商平臺為什么從一開始都選擇了Bag來代替購物車呢?
Uxmovement曾經有一篇文章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用戶對Bag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如果用戶是在一個賣包的平臺上購物,他們認為Addtobag會讓他們購買另外一個他們并不需要配飾。
而從心理層面來說,Cart是一個幫忙用戶收集想要購買的商品的容器,用戶可以很隨意的將商品放入或拿出,沒有任何壓力。而Bag會讓用戶覺得這些東西已經購買了,不能再改變主意了。
我們再回到前面測試中的對比數據,這也許這正好是一個特殊個案、也許這個數據樣本量還不夠大。但它其實給了我們一些很重要的信息:
用戶對信息的理解往往有很多是我們并沒有認知到的;
即使是很小的改動,也會對平臺的整體漏斗帶來很大的影響;
對于轉化的核心鏈路的設計改變,我們是需要慎重的。
關于Cart和Bag,ConversionFanatics并沒有給出后續更多的跟進信息,更多的是拋出給大家一個去觀察、理解用戶的角度、觀點。
用戶對購物車的理解是什么?它為平臺傳遞出哪些信息?如何去獲得更大層面的成功?都是我們在購物車這個功能界面設計過程中需要去思考的問題。帶著這些信息,我們來聊聊購物車的設計邏輯。
購物車解決什么問題
在前面Pattern劃分的時候,購物車被歸入到了業務類型。這也就是說它的設計是分層的,除了基礎(default)的設計之外,我們還需要疊加上一層業務的特性,它最終的呈現也與業務有著很強的關系。
總的來說購物車是平臺用于促進用戶購買的一個功能模塊。表面上來看它是用來暫存用戶想要購買的商品,但更抽象一步來看它是用來橋接用戶“逛”與“買”之間的間隙。而在這個間隙中,我們需要從最基礎的功能角度出發,一步步的去放大購物車的價值。
上圖中截取了4個不同平臺的購物車界面。我們可以看到從左至右購物車界面的信息、功能的復雜度在一步步在遞增。
如果我們僅僅從純表現層面來看,有很多的設計我們很難去解釋為什么需要?為什么要這么做?所以,我們需要先將購物車的設計做一個拆分,一部分是購物車這個模式所必須的,一部分是因為業務特性所附加的。
購物車基本框架
我們前面說過,對于一個有著明確定義、用戶認知的功能模塊,它的設計是需要具備一定的普適性的。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先維持其對整個交易鏈路的基礎保障。畢竟理念上過于超前的設計大部分用戶可能都不會使用,這也將于我們的設計目標、業務目標相悖。
我們先將業務的部分拋開,一個最基礎、常見的購物車界面可能會是如下圖(Fancy)的樣子。主要是對商品信息、價格、總價的展示以及CTA。
如果我們在擴大一下范圍,多找來幾個不同產品的購物車界面疊加在一起拉一個透明度,你會發現一些每個購物車界面都會有的共同信息。比如商品標題、圖片、數量、單價、總價、CTA…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同類項”獲得購物車界面的一個基礎界面框架,也是購物車界面的基礎配備。
用戶們日常所接觸到的購物車基本都包含這些元素、這樣布局,當我們為一款新的產品設計購物車界面時,它應該成為我們開始的基礎,以確保用戶最小的學習成本、更高的效率。
從這個基礎框架來看,購物車最基礎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告知用戶想要購買的商品有哪些、什么規格、數量多少,以及整體的總價并引導進行支付操作。
滿足了購物車界面的基礎框架之后,它基本上就能夠對用戶在在線購物平臺上進行購物的進行最基礎的支持,順利的完成購買行為。
但作為整個交易路徑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我們還需要通過設計將它的轉化率進行不斷的放大。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購物車界面進行一些“裝飾”,讓用戶的購買意愿度、購買數量進一步的提升。
以上是DesignSystem系列的第11期的節選內容,在接下來的全文內容中(付費部分)我們將從三個不同層面,通過幾個實際案例的分析來進行購物車界面的進一步的設計拆解。
加入PinDesign會員,獲取本期主題「
購物車的設計邏輯
」的全文內容及本系列前2期周刊的贈送,年付會員將獲得DesignSystem系列所有(01~10)文章的贈送。DesignSystem
是PinDesign周刊的一個新系列,基于「DesignSystems」的理念對產品的系統性設計的經驗總結。希望將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分享給大家,輔助大家的閱讀。點擊領取PinDesign會員計劃50元優惠券
DesignSystem系列已更新:
點擊下方鏈接,了解PinDesign會員計劃詳細信息:
在線購物車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畢業論文.doc
在線購物車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畢業論文目錄第一章緒論 11.1課題背景 11.2網上購物的發展狀況 11.3項目提出的意義 21.4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21.5論文結構 2第二章系統所采用的技術 42.1MVC設計模式和B/S系統架構 42.1.1MVC設計模式 42.1.2B/S系統架構 52.2JavaScript技術 52.3JSP技術 52.4MySQL數據庫技術 62.5通過JDBC對數據庫進行訪問 72.6本章小結 7第三章系統需求分析 83.1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83.1.1社會可行性 83.1.2技術可行性 83.2需求分析 83.2.1業務需求分析 93.2.2用戶需求分析 93.2.3功能需求分析 93.2.4運行環境和開發工具 113.3本章小結 12第四章系統設計 134.1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概述 134.2系統結構設計 134.3功能模塊設計 144.3.1用戶管理模塊 144.3.2商品信息管理模塊 154.3.3購物車模塊 154.3.4訂單管理模塊 164.4類的設計 174.5數據庫設計 184.5.1數據庫的分析 184.5.2數據庫概念模型設計 194.5.3數據邏輯結構設計 204.5.4數據庫基本表的設計 214.6本章小結 22第五章系統實現 235.1系統注冊登錄功能的實現 235.1.1用戶注冊 235.1.2用戶登錄 255.2用戶管理功能的實現 265.3商品信息管理功能的實現 295.4購物車功能的實現 335.5訂單管理功能的實現 375.6本章小結 38第六章系統測試 396.1系統測試原則 396.2測試方法 396.3本系統的測試 406.4本章小結 42第七章總結與展望 43致謝 44參考文獻 45第一章緒論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成為了主要的商業交易模式,網上購物是電子商務的一種基本形式,這個流行于二十一的購物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1.1課題背景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化,使Internet成為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之后而興起的一種新傳媒介質,人們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需求已不僅僅是瀏覽網站,收發電子郵件。日益忙碌的人們開始追求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所需的商品。網上商城購物成了一種新型而熱門的購物方式應運而生。在互聯網日益流行的今天,網絡是主角,是時代的寵兒。在網絡大家族中,電子商務則是一個熱點。電子商務一個最基本體現就是網上購物,從一定程度上講它就是網上超市,也就是一種網上銷售。“網”字意味著它具有信息時代的快捷方便等特征。事實上電子商務的出現,給消費者的地位,消費觀念帶來了重要的變化。在我國,網上購物從無到有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我國第一家網上購物發生在1996年,燕莎友誼商場首次通過網上商城售出一個景泰藍,雖然貨款的支付不是在網上進行的,但這畢竟為我國零售業奏出了網上購物的先聲。根據CNNIC的統計結果,截止2004年1月中國有互聯網用戶7950萬人,而又有40.7%以上的網民在過去的一年里有過網上購物經歷,這就說明中國有網上購物的用戶達是3235.7萬人,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06年中國網上購物用戶將達到6962萬人,這說明在中國發展網上購物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網上購物方式被大家所接受。自我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進一步認識到企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以網絡化、全球化為主要特征而企業實行電子商務則成為企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必要條件。多年來國家十分重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并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企業開始實施信息化的比例還不到20%。所以電子購物網站的實現是一個非常迫切的需求。第二章系統所采用的技術本章對設計與實現在線購物車系統所采用的技術進行概要簡述,主要包括MVC設計模式,B/S系統架構、JavaScript技術,JSP技術,MySQL數據庫以及通過JDBC接口訪問數據庫。2.1MVC設計模式和B/S系統架構2.1.1MVC設計模式MVC設計模式是一種流行的軟件工程架構模式,它把系統分為三個基本部分:視圖層(View)、模型層(Model)和控制層(Control)。這三個部分以最少的耦合協同工作,從而提高應用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MVC的結構如圖2-1。圖2-1MVC的結構圖首先控制器接受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處理;然后模型根據用戶請求進行相應的業務邏輯處理,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調用相應的視圖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視圖呈現給客戶。總的來說,MVC設計模式具有以下有點:⑴首先,最
商城的購物車流程圖_K7in的博客-CSDN博客
抵扣說明:
1.余額是錢包充值的虛擬貨幣,按照1:1的比例進行支付金額的抵扣。
2.余額無法直接購買下載,可以購買VIP、C幣套餐、付費專欄及課程。
購物車的流程圖/基本流和備選流/測試用例_基本流備選流_ws_ws_的博客-CSDN博客
1開始,選擇商品,是否登錄,登錄,加入購物車,是否查看購物車,編輯訂單,結算,提交訂單,支付,結束
2開始,選擇商品,是否登錄,不登錄,返回開始
3開始,選擇商品,是否登錄,登錄,加入購物車,是否查看商品,清空購物車,繼續購物,加入購物車,是否查看購物商品,編輯訂單,結算,提交訂單,支付,結束
4開始,選擇商品,是否登錄,登錄,加入購物車,是否查看購物車,選擇商品,是否登錄,登錄,加入購物車,是否查看購物車,編輯訂單,結算,提交訂單,支付,結束
電商系統購物車流程圖-騰訊云開發者社區-騰訊云
發布于2021-10-0910:26:05
閱讀222
0上一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對發起人有何要求
下一篇:沒有營業執照拖欠工資勞動局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