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發票,我們一點也不陌生。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幾乎每天都在和發票打交道。但你真正了解發票嗎?
普票和專票有什么區別?什么樣的發票可以進行進項稅抵扣?怎么開發票更有利于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說起這些,你恐怕也是一頭霧水吧。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些問題:
很多人雖然每天都在跟發票打交道,但如果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員,要誰清楚普票和專票的區別還真不容易。所以,今天的科普先從,普票和專票的定義開始:
#1普通發票
由一般納稅人開具給普通消費者(含個人),銷售方要準確填寫名稱、稅號、地址電話、賬號,購貨方可以只寫名稱。票面信息包含價格(不含稅),稅率和稅額,還有價稅合計。
#2增值稅專用發票
是管理最為嚴格的發票。由一般納稅人開具給一般納稅人,購銷雙方都要準確填寫名稱、稅號、地址電話、賬號。票面信息包含價格(不含稅),稅率和稅額,還有價稅合計。
#3專票與普票的區別有哪些?
區別一:使用范圍
1、專票:僅限于一般納稅人之間生產經營增值稅應稅項目(小規模納稅人可向稅務局申請代開)。
2、普票:可用于所有納稅人的所有經營活動。
區別二:開票所需資料
1、專票: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注冊地址和電話、開戶行及賬號。
2、普票: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號。
區別三:作用
1、專票:不僅是商事憑證,還是繳納稅款及抵扣憑證。
2、普票:只是商事憑證。
區別四:聯次
1、專票:三聯。記賬聯(銷售方記賬憑證)、發票聯(購買方記賬憑證)、抵扣聯(抵扣聯用于抵扣稅款,報銷時無需黏貼)。
2、普票:兩聯。記賬聯(銷售方記賬憑證)、發票聯(購買方記賬憑證)。
區別五:稅率
1、專票:商業13%的稅點;建筑9%的稅點;現代服務業6%稅點。具體參照下圖:
2、普票:3%的稅點(自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含湖北)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抵扣時,增值稅專用發票能抵扣,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可以抵扣!
但凡事都有例外,發票的抵扣亦是如此。因為并非所有的普票都不可以抵扣,也不是所有的專票都能進行抵扣。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就要注意了:
#1這些情形普票也可抵扣!
情形一:網約車的電子普通發票可以按照發票上注明的稅額,抵扣進項稅,紙質普通發票不能抵扣。
政策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第六條第一項:
情形二:左上角標識"通行費"字樣,且稅率欄次顯示稅率或征收率的通行費電子普通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稅率欄次顯示"不征稅"的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
政策依據:《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檔案局關于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票據開具匯總等有關事項的公告》(交通運輸部公告2020年第24號)第二條第一項;
#2這些情形專票不能按票面抵扣!
情形一:自小規模納稅人處購買農產品取得專用發票的,不按照票面稅額抵扣,而是以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和9%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可抵扣進項稅=10×9%=0.9萬,計入貨物成本10.3-0.9=9.4萬。待領用時,若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再進行加計抵扣。
收到的專票應該進行認證,并在當期進項稅轉出。
政策依據:1、《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37號)第二條:
2、《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18〕32號)第二條:
3、《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第二條:
情形二:技術維護費可憑發票全額扣除。
取得的專用發票認證抵扣后,應在當期進項稅轉出。技術維護費應該先全額計入“管理費用”,有應納稅額的全額抵減,不足抵減的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政策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技術維護費用抵減增值稅稅額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15號)第二條、第三條
對于企業來講,許多行為不是為了增加收入,就是為了降低成本。面對國家扶持的優惠稅收政策,最大程度地利用,是每個企業都在做的事情。那么,怎樣開發票才更有助于利用優惠的稅收政策?
#1小規模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5號,規定: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5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45萬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稅。
那么享受這個政策,對于使用的發票有什么要求呢?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就是說,開具專用發票就不能享受免稅優惠,因此上述免增值稅的政策,只適用于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的時候。
另外,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免稅優惠對銷售額是有要求的,若新增一筆收入必須開具專用發票,不僅這筆收入不能享受免稅優惠,同時還會使銷售額上升超過免稅的標準,占用免稅額度。
因為,“銷售額”不分你開普票還是專票,或是未開票,都算銷售額:
當期銷售額=開票收入(自開和代開)+未開票收入+納稅檢查調整收入。
與上述情況類似的還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從3%降為1%,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在這里不展開說了。
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想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就要盡可能地控制開具專票的數額。
#2一般納稅人
那么發票對于一般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有無影響呢。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根據相關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免稅行為,一律不能開增值稅專票,也無法(就同一征稅項目)部分業務開普票免稅,部分業務開具專用發票。
依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1第四十八條規定,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免稅、減稅規定的,可以放棄免稅、減稅,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增值稅。放棄免稅、減稅后,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免稅、減稅。
本來是提供免稅服務的,為了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不能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來說,不失為一種損失。
遇到不得不開專票的情況,其實在實務中,我們可以選擇通過雙方的協商確定價格,在開具普票享受免稅優惠的同時,降低銷售價格,達到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