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根據世衛組織消息,猴痘疫情已經出現在75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這已經是世衛組織當前可以發布的最高級別公共衛生警報。關于猴痘,記者邀請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為大家科普——
猴痘是猴子傳的嗎?
猴痘雖然名字里有“猴”,但是主要攜帶和傳播的動物并不僅有猴子等靈長類動物,許多松鼠(例如繩松鼠、樹松鼠)、特定的鼠類(岡比亞袋鼠、睡鼠)也可以感染猴痘病毒并造成傳播。
同時,接觸猴痘病人的物品、與猴痘病人有親密的身體接觸、接觸到猴痘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都可能傳播并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與天花和水痘是什么關系?
猴痘病毒與已經被消滅的天花病毒同屬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屬,通俗來說就是同一家族的親戚關系,所以天花疫苗對猴痘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猴痘的出疹癥狀雖然和水痘有些類似,名字里也都有個“痘”字,但猴痘病毒與水痘病毒并沒有親戚關系。導致水痘的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該病毒只會感染人,不會感染動物。水痘疫苗對猴痘沒有保護作用。
我胳膊上有疤痕,接種過天花疫苗了嗎?
經過全世界團結協作,全球已于1980年宣布滅絕天花,此后天花疫苗的接種就逐漸停止了。
一般情況下,我國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都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胳膊上的疤痕是接種卡介苗的痕跡。也就是說,40歲以下的人基本對猴痘都沒有免疫力。
國內的民眾需要擔心猴痘嗎?
目前,國內尚未發現猴痘病例,國內的民眾不需要太過于擔心猴痘的風險。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目前人傳人的猴痘疫情主要局限在特定人群及其密切接觸者中,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也認為猴痘在全球發生持續傳播的可能性較低。
在海外的民眾和境外回國人員,應該如何預防猴痘?
在海外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在有猴痘病例的國家和地區的民眾,應當留心當地衛生部門的提示信息,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避免接觸猴痘病人或可能攜帶猴痘的動物。同時也要避免接觸猴痘病例的物品,避免通過物品而感染病毒。
對于境外回國的人員,應當做好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皮疹、發熱、頭痛、肌肉酸痛、淋巴結腫大、疲倦等癥狀,應當向健康驛站、社區工作人員或醫療機構主動申報,并按照要求進行就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王甜圖源江蘇疾控
編輯:黃卓凡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