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投資,除了可以靠買賣股票的差價賺錢外,還可以從上市公司那拿到分紅收益。不過,要想拿到分紅收益,必須要在分紅實施之前的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才行。然而,有人卻說不要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這是為什么呢?
股權登記日簡單來說就是確認上市公司股東身份的時點。一般說的股權登記日,指的是分紅實施的前一個交易日。只要是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或之前買入股票,就是該上市公司的股東,并有權參與分紅。
之所以說不要在股權登記日買股票,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
股東大會股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買股票有哪些弊端)
首先,參與股票分紅不但不會增加收入,反而還有可能虧錢。股票分紅名義上是上市公司給股東發錢,可對于很多股民來說,不僅不能從分紅中獲得好處,反而還可能虧錢。
因為分紅之后,每股價格會減少或被稀釋,所以每股價格也會相應下調,投資者的權益不會增加。如果分紅的方式為現金分紅,還有可能需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除非分紅后繼續持股一年以上。
也就是說,在不考慮股價變動時,如果參與現金分紅,并在分紅后持股不到一年就賣出股票,那在去稅之后,其實還是虧錢的。
正因如此,如果股價不漲,那分紅對短線投資者來說沒什么意義,不參與反而更好。而如果不想參與分紅,自然就不要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只要在這個時間或之前買入股票,就必須參與分紅。
其次,就是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的價格相對較高。一只股票在分紅之后,股價就會下調,因為它的價值下降了,這就意味著股票在分紅前的價格相對較高。
然而,股票分紅后價值的下降,僅僅是賬面上的價值而已,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賬戶上少了一些現金。可一只股票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在上市公司賬戶上的那些錢,還有公司持續經營并創造利潤的能力。
只要上市公司持續經營和創造利潤的能力強,那么在分紅之后其股票的價值就不會下降多少。正因如此,一些股票在分紅之后,股價便會迅速填權,將分紅留下的缺口補上。
所以,對于一些股票來說,與其在股權登記日以較高的價格買入股票,還不如等到它分紅之后以較低的價格去買。
另外,市場中可能會利用高分紅來進行炒作,使得股票價格在分紅前被推高。此時如果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買入的價格也就會比較高。
由于較高的股價是靠市場炒作推起來的,因此可能存在虛高。一旦分紅之后炒作的理由沒有了,可能就會很快擠出水分,股價跌回原位。此時冒著風險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顯然是不值得的。
所以,如果不是看好一只股票未來的成長性,僅僅是想在股權登記日買入股票套利,不但沒有必要,反而應該盡量避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