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無疑是拆遷方與被拆遷方就拆遷安置補償事項達成的正式書面協議。也是事后維權的重要證據。簽訂時要謹慎認真,不能疏忽。
那么什么時候可以簽訂補償協議呢?一般在拆遷前,雙方就補償方式、評估標準、搬遷期限等公布的文件和協議的具體內容達成一致,只有在協議中明確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這里公布的文件包括征地公告、征地補償方案、房屋評估報告等。在簽署過程中,應注意拆遷后被拆遷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降低,以便與拆遷方協商相關事宜。
拆遷協議不規范,往往會導致各種問題。不承認協議內容時,不要在壓力下簽字,這對以后的權利保護非常不利。
比如要求先搬走再補償,違反了先補償后拆遷的原則。再比如沒有選擇評估機構的自由,院落和空地沒有合理補償,補償方式不能選擇,簽約主體無效。
簽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什么(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注意事項)
案例1
拆遷協議效力不大。
趙先生在秦安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處房產,后來涉及到拆遷。他是一個獨立的被拆遷人,拆遷部門以他為被拆遷人做了征收評估價格分戶報告。但后來得知,拆遷部門私下與父親簽訂了補償安置協議。
趙先生不能接受,于是起訴了法院。經法院審理,確定拆遷部門與趙先生父親簽訂的協議無效。
陜西某地也簽訂了代理協議。王先生擁有被拆遷房屋的產權,但當地征收部門與兒子簽訂了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王先生起訴法院,經法院審理,認為簽約人雖然是王先生的兒子,但未經王先生授權決該協議無效。
法律知識:未經拆遷人授權與他人簽訂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無效。這里的其他人是指任何人,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案例2
房屋評估價格很低,行政訴訟追齊。
李先生在山東某地有一棟自建的多層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面對舊城改造,征收方的評估價格只有50萬。每平方米補償不到2000元,與周邊8000元的房價差別很大。
如果你同意這個補償標準,你只能在周圍買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但對于李先生的異議,評估公司回復說,老房子只值這個價格。
因此,李先生拒絕簽訂補償協議。規定期限后,征收方直接下達了征收補償決定。幾個月后,他最終選擇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并立即對賠償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訴訟中重新論證了補償價格,認為應與周邊公寓價格一致,不能明顯降低被征收人的生活水平。因此,征收人最初給出的補償標準非常不合理,即使房子很舊,也應該遵守這一原則。
征收方不愿在訴訟中花費太長時間,最終與李先生達成和解,愿意將補償單價提高到7000元。這樣,補償從50萬增加到200多萬,李先生也成功地得到了補償。
法律知識: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被征用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被征用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2.注意行政訴訟時效只有6個月,在與征收方的談判和周轉中不要錯過訴訟時效。
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與誰簽訂的協議。
簽訂拆遷協議,首先要明確征收方和被征收方是誰。
根據202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國家征收土地的,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予以公告和組織實施。
其他部門與被拆遷戶簽訂拆遷協議是違法的,簽訂的補償協議無效。
2.注意拆遷協議內容是否全面。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條例》,拆遷協議應當包括被征用土地、征用土地補償、安置補助、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以及被征用農民的社會保障費。
住房補償應確定為貨幣補償、產權置換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設。選擇貨幣補償的,應當在拆遷協議中明確寫明補償金額。對于產權置換,房屋的面積、位置、房屋類型在協議中明確寫明。
拆遷協議中還應注明支付補償和交付安置房的時間。最后,應在協議中注明搬遷期、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并約定違約責任。
3.注意不要簽訂空白協議,協議一式兩份。
空白協議存在巨大的風險,無論口頭協議如何,但協議中沒有明確的細節,也很難得到法律的支持。
事實上,不僅是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任何需要簽訂的協議或合同,都需要謹慎對待。合法的書面協議不保護一方的利益,而是保護雙方的權益。
下次與人口頭約定后,要不要順便寫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