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軸加工中心編程是數控機床加工的一種模式,可以設計和加工多種精密零部件,在現代化制造業中應用廣泛……”在中國(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的實訓車間,現代制造技術教研室主任王傳龍正在給學生們講解設備的實際操作。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天津考察,在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他勉勵當代大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轉變擇業觀念,堅持從實際出發,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穩走實,善于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總書記視察時,王傳龍曾現場向總書記介紹高端復合加工設備,因業務技能全面、熟練而被總書記親切地稱為“多面手”。
“現代化制造業需要高素質的產業技能人才。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僅自己要做‘多面手’,更要做好傳幫帶工作,努力培養更多高水平、高技能技術人才,為他們實現人生價值插上飛翔的翅膀。”王傳龍說。
王傳龍所帶的工匠涵養班是實訓中心自2018年以來,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實現高質量就業的全新探索。面向海河教育園區,實訓中心選拔立志從事技術技能工作的高職畢業學年學生,采取“小班化、項目化、模塊化、工廠化”模式和四維教學法,集中用1年時間,培養出一批精益求精、技藝高超、專注敬業的新時代“準工匠”。目前,前兩批涵養班學員一畢業就被國內知名企業“瞬間”搶走,受到企業的肯定。
目前,實訓中心已經成為“工業機械項目”國家和天津集訓基地、制造團隊挑戰賽和網絡安全項目天津集訓基地,正全力備戰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和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
“我們國家太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了,我希望帶出的每個學生能力都比我強!”王傳龍告訴記者,近年來實訓中心累計為382家規模企業、57所院校提供培訓、評價、大賽等服務21.6萬人。他自己也帶出了9000多名學生,為制造業一線輸送了大量人才。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天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的重要要求,大力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工程,充分發揮企業技能培訓主陣地作用,構建了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
記者從天津市人社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有6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67名技能類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13名“全國技術能手”、30名“海河工匠”、471名“天津市技術能手”。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71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3萬人。他們從天津“練兵場”走向全國生產一線,成為支撐我國現代化制造業蓬勃發展的人才基石。
津云新聞記者段瑋
NL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