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被行政處罰后如何消除處罰記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違法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往往會出現行政處罰信息,相關部門對企業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后會同步公示在信用中國以及國家企業信用網,各個地方的企業信用網上,而且還會出現在第三方查詢平臺比如天眼查,企查查,企信寶等,會有行政處罰記錄,其實行政處罰記錄是可以做企業信息修復的,大多數企業不懂一直在網上公示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形象以及招投標事項。
最近有客戶咨詢,2018年公司受到的行政處罰,因施工未帶安全帽,當時已經繳納罰款并且完成整改,但是一直到2021年,網上還是有處罰信息,就問我們是否可以撤銷記錄,因為非常影響企業形象以及招投標等事宜。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中國”網站和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公司可以向征信網站書面申請撤銷行政處罰信息;該規定第三條規定:完善行政處罰信息在公示網站的信用修復機制在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限內,行政相對人要求撤下已公示行政處罰信息的,應向公示網站提供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出具的書面材料,證明其已履行行政處罰決定,主動糾正了違法失信行為,消除了不利影響,公示網站應在核實相關情況后,撤下相關公示信息。
一、限期整改;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相關義務,消除不良影響,達到整改要求,提請認定部門(單位)確認。
二,提示或者警示約談;按照“誰認定、誰約談”的原則,由相關部門對在規定期限內整改不到位的重點關注名單主體主要負責人進行一次提示性約談,對在規定期限內整改不到位的黑名單主體主要負責人進行一次警示性約談。
三,參加信用修復專題培訓;不管是政府相關部門組織還是借助社會力量舉辦的培訓,通過這樣的培訓,了解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規政策、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及其對各類主體的影響、信用修復的方式和程序等,
四,引導失信主體開展社會公開信用承諾;照規定格式作出書面信用承諾:依法誠信經營、自愿接受社會監督、違背承諾自愿接受聯合懲戒等。
五,主動提交信用報告;認定部門(單位)在受理失信主體申請退出黑名單或重點關注名單時,應將其信用報告作為重要參考。信用報告由具有資質的信用服務機構出具,并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未盡事宜私聊或關注公眾號:華楓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