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就想試一試,沒想到真的辦成了!”公安機關上門服務,化解了江蘇徐州高新技術重點企業鑫晶半導體公司人力資源部張經理的燃眉之急。受疫情影響,今年,這家公司幾十名外籍技術人員遲遲未能入境,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恰逢徐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深入企業開展幫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他們迅速開通綠色通道,在符合防疫政策規定要求下,先后為50余名外籍技術人員辦理了入境手續,助力企業正常生產。
今年以來,江蘇公安機關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聚焦企業所需所急所盼,堅持經濟發展到哪里,公安機關就護航到哪里。
企業所(【我為群眾辦實事】江蘇聚焦企業所急所盼)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江蘇公安機關加速推動從“企業上門”到“上企業門”的轉變,切實讓企業獲得“看得見、摸得著、有感受、得實惠”的公安服務。
“我們企業能起死回生,必須感謝城南派出所。”江蘇華普干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霞說。此前該企業陸續接到銷售額3000萬元的產品訂單,但因內部原因導致經營合同遲遲無法簽訂。靖江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了解到企業實際困難后,主動上門,歷經半個月,成功調解了矛盾,企業順利簽單。
堅持“無事不擾、有呼必應、主動服務”工作理念,江蘇公安機關逐漸建立起警企聯動工作機制,組建有地方特色的聯勤隊、駐企警務專員共同服務企業發展。鹽城市公安局天合警務工作站會同4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組建了“巡警+社區民警+安保特勤+企業保安”隊伍,服務覆蓋產業園區3000余家企業、6萬余名從業人員。宿遷市公安局開展“千警進萬企、護航促發展”實踐活動,建立“駐企警務專員”制度,為企業提供點對點的全方位、全流程服務,確保企業提出的合理需求事項,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
不久前,南通市海內外警僑聯動服務中心自主研發的“智慧警僑”可視化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平臺具備“主動研判、主動出擊、提前發現、提前處置、服務實戰、服務發展”六大項功能,有利于強化風險防控,加強企業海外利益保護和安全保障。
作為服務“走出去”企業和廣大海外僑商、僑胞的重要橋梁與紐帶,2016年以來,南通市海內外警僑聯動服務中心充分發揮資源集合、內外協作的平臺優勢,構筑警僑聯動服務體系,為廣大“走出去”企業和人員提供防疫指導、安全保障和便捷服務。
根據不同地區企業需求,江蘇公安機關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搭建各類智慧平臺,讓企業享受自助服務、在線服務,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
今年以來,江蘇省公安廳成立服務企業領導小組,上線運行江蘇公安服務企業平臺,為企業提供66個服務事項的“一網通辦”及異地辦理服務,最大限度做到材料最少、流程最簡、功能最全、效率最高。南京市公安局成立“合成服務中心”,研發運行合成服務管理平臺,開通24小時值守的“85110110”服務企業熱線并組建“南京公安服務重點單位微信群”,全力幫助企業紓危解困。截至目前,依托該平臺已為企業高效辦理各類服務事項1.2萬件。
蘇州市公安局建成上線“蘇州公安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354項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辦理業務,惠及長三角地區居民和企業;徐州、淮安公安機關開發“彭城訪客通”“淮上通”等服務企業系統,實現企業訴求、案件辦理、預警提示、安防指導等全部線上辦理;無錫、揚州公安機關圍繞企業人才引進、涉企案件偵辦等出臺50余項服務事項,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各地公安機關一項項惠企利企措施頻頻落地。
7月8日,如東縣公安局接到一家公司報案稱被騙30億元。接報后,南通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僅4天就完成立案審查,于7月21日將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江蘇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經濟犯罪力度。
3月初,宜興市的蔡女士懷疑在某電商平臺購買到假冒吹風機后報警,宜興警方迅速出擊,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扣押假冒吹風機等7000余臺;江蘇某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血氧儀出現假冒產品后,丹陽警方成立專案組循線溯源,最終查獲假冒血氧儀5萬余臺。
為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江蘇公安機關健全涉企犯罪受立案、重點辦案環節法律審核、涉企案件快速辦理3項機制,組織開展新類型合同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突出違法行為專項打擊行動,始終保持對侵害市場主體違法犯罪嚴打高壓態勢,有效維護市場經營秩序。今年以來,江蘇已偵破侵害市場主體違法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00余名。
(作者:趙家新、周重陽、宋娜)
NLP2.0
下一篇:農村養殖網(三種方法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