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2019年“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顯示,外籍勞動者的平均工資為每月22.3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68萬元)。僅相當于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普通勞動者整體(30.7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3萬元)的約7成。這是首次通過政府統計反映外籍勞動者的工資和工作年數等實際情況。
外籍勞動者收入輸在起跑線上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古板的國家,這種情況也體現在他們的薪資制度上!通常情況下,工資收入和工作年限成正比,這讓很多只有短期工作許可的外籍勞動者從工作開始就缺少了工資博弈方面的優勢!
日本最低工資標準(和中國差距太大)
外籍勞動者人數截至2019年10月底達到約166萬。他們的工資大幅低于普通勞動者整體,主要是因為工作年數平均僅為3.1年,與普通勞動者的12.4年相差較大。
從事法律醫療等高端專業性工作的“專業性、技術性領域”的工資為每月32.4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4萬元)。雖然樣本數量較少,但與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正式員工整體(32.5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5萬元)處于相同水平。不過,從工作年數來看,外國人僅為2.7年,而正式員工整體為13年,可以說如果是專業性業務,外國人的工資水平更高。
另一方面,技能實習的工資為15.6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3萬元),僅為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普通勞動者整體(30.7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3萬元)的一半左右。從短時間勞動者來看,每小時工資僅為977日元(約合人民幣64.42元),比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整體的1148(約合人民幣75.69元)日元低15%。據稱原因是工作年數較少,但局部正在發生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等違法案例,勞動環境的改善仍是課題。
由于性別不同,所從事的行業不同,即便是相同行業,工作的崗位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這樣就使得男女之間出現了收入的差異!
在不包括短時間勞動者的普通勞動者方面,男性為3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3萬元),比上年增加0.1%。女性為25.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6萬元),增加1.4%,男女的工資差距達到歷史最小。
對于留學生這個龐大的就業群體,每年有一定人數的留學生希望進入日本企業工作,但是往往對于入職后的日語能力等要求抱有不安。即使選擇了錄用留學生的企業,也存在發現企業接納體制不完善的情況。如果缺乏企業的錄用信息,留學生將無法安心找工作,就職后也存在立刻離職的風險。
日本政府正在進行協調,擬要求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和經濟同友會等主要經濟團體提供企業就職、錄用活動的相關文件。要求在招聘網站上公示外國人才的錄用方針、過去的錄用情況以及所要求的日語水平。
有的企業已經開始詳細公開留學生的錄用情況。大型泵產品制造商荏原不要求留學生擁有很高的日語能力,將在發放內定后集中實施外語研修。人事部還將幫助留學生辦理開設銀行賬戶及手機簽約事宜。日本政府將要求更多企業在網上積極宣傳這樣的嘗試舉措。
當然,留學生的工作待遇就與本國人的待遇相差無幾了!
NL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