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醬
每次看日劇,鏡頭都會特別帶到演律師的人,要在西裝外套上別上特別的徽章。
而其他路人一看到,也馬上可以認出他是律師。別上它,代表著什么特別的意義嗎?還有什么職業的人也擁有這種徽章呢?
今天,就跟星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本上職業叫作【XX士】的人都擁有徽章。像是司法書士、行政書士、稅理士、公認會計士、海事代理士、不動產鑒定士等等,因為他們都是在某個領域擁有高度的專門知識。
而律師在日文叫作弁護士(ベンゴシ),也是屬于其中一種專門職。
這個徽章的花樣通常會采用【花】的圖案,或是和該工作有關的設計。律師的設計是以代表著【自由與正義】的向日葵為主,當中刻著象征【公正與平等】的天秤。
司法書士使用的徽章則是以前常被用于家紋或神紋的【五三桐花】,如果是【五七桐花】,則是代表日本政府。
而能戴日本國花【菊花】的人,當然只有天皇家族可用了!而且這個菊花是16瓣,一瓣都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日語"八重"(やえ)是重瓣之意,非指數量),即菊花紋章被廣為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國家徽章而使用。
鐮倉時代,后鳥羽天皇把菊紋鍛刻在刀上并定為皇室紋章。另外,日本內閣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桐花紋”,也常在國際場合及政府文件作為國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許可貼紙的底紋,注意不是日本簽證,是入境許可的貼紙(現在已改用櫻花底紋)。
另外,日本護照封面上的徽章“十六瓣一重表菊紋”,與日本皇室的菊花紋章相似,花瓣數一樣,花的層數卻少了一層(日本新護照已不再是紅色,內頁采用著名的浮世繪作品。)
這里不得不提的日本人的契約精神還有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而且這一枚小小的徽章,不是小店加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買到,別在身上就可以。
這個徽章代表的就是信用。
象征自己經過了無數的考試、闖過重重難關才能得到這個頭銜,也代表了這份工作的名譽。也是自己日后在工作中,看到徽章就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做逾越規則的事情,也要時刻謹記自己神圣的職責。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它要履行的職責和義務,社會分工不同,所以不分高低貴賤,所以都是同樣的神圣。
現在也有一些公司自己會做徽章要員工上班時戴上,要讓社員時時意識到自己是這間公司的一份子,也是公司的看板,不能給公司帶來困擾,做出損害名譽的事。
尤其日本的社會乃至于職場,都是以集體的立場為考量,不能任意妄為、群體里的每個人要有共識,也容易讓群體里產生伙伴意識,能夠更好做事。
這么一個小小的章,不小心弄丟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萬一被有心人拿去做壞事怎么辦?日本徽章倒也還做不到防偽這一步,但也有相應的辨認方法。
律師如果弄丟了徽章,要再去律師公會申請再發行,同時要在國家發行的官方公報上登上【律師記章紛失公告】。有點類似于在國內,我們的身份證丟了,要補辦的時候,需要在當地的報紙上刊登公告一樣。
到時候會將登錄番號、律師所屬的協會、姓名公開。而且可以在網路上查詢,即使被人拿去惡用,也可以一查就知道是不是真的。
申請到新的章后,會在章的背面刻上【再1登錄番號】,以此類推,如果第二次弄丟就會變成【再2登錄番號】一直增加下去。
在國家最高的殿堂國會,議員們同樣也佩戴有象征身份的徽章。
在日本又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二者同樣都是11瓣的菊花,只是眾議院議員的章底座是紫色,參議院議員則是紺色,而且比眾議院的大。
1971年時,當時的首相福田赳夫有一次忘了帶章進議會,被警衛擋在門外,后來是時任內閣宮房副長官的森喜朗借給他才得以進場。
這有點認章不認人的意思,可以體現這一日本現象的還有日本的印章文化,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戳這篇了解:21世紀,日本人為何還在苦苦追尋,古老的印章文化?
而在安倍的身上還有一直佩戴著一枚藍色的徽章,據資料記載,這是安倍無聲的抗議,抗議事件是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特務于1977年到1988年間,多次在日本以及歐洲綁架日本人的事件。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各種大家族的家族徽章。家徽即以簡單的紋飾來代表特定的身分,日本語稱為【家紋】,從早期繁復的圖紋漸漸演變為簡化對稱的圖樣.這些家徽在服飾、配件、武器上標示著自己的身份,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優雅簡潔的形式,也突顯了民族風格。
如果有一天,你剛好路過一間日本的神社,看到現場有結婚儀式,又看到新人的和服上有這種【家紋】,那毫無疑問,就是大家族了。
文化勛章,是日本授與在科學技術與藝術文化的發展提升有顯著功績者的勛章。由當時的首相廣田弘毅提案,于1937年2月11日頒布的“文化勛章令”(昭和12年敕令第9號)制定。
授與式在每年11月3日的文化日于皇居“松之間”進行,由天皇親自授與。自1937年以來,截至2019年11月3日,一共有402位對日本文化有突出貢獻的人獲得該勛章(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勛章以柑橘片花瓣包圍中心的三個巴型的勾玉相配;“鈕”的造型使用柑橘的果實與葉子;在“綬”部分為淡紫色,由東京藝術大學教授畑正吉設計。
在最初的設計曾考慮使用櫻花,但是昭和天皇認為“櫻花散落后就沒有價值了,文化應該是永遠的”,因此設計改用常綠樹的柑橘。
事實上,文化勛章并不附帶金錢等副獎。依日本國憲法第14條規定(勛章禁止賦予特權)規定,為了表揚對于文化發展提升有貢獻者,特別在1951年創設文化功勞者彰顯制度的特有文化勛章制度,對于在這之前還存活的文化功勞者,以及之后的文化功勞者一體適用,而文化勛章受章者,依照文化功勞者年金法給予終身年金。
另外,在選拔頒發授予文化勛章的候選者時,歷年日籍諾貝爾獎的得主也是首要人選。
金鵄(chi,一聲)勛章,是日本對陸軍、海軍軍人、軍屬所授予的一種勛章。“金鵄”的名稱由來,是根據日本神話傳說中,神武天皇東征時,神武天皇的弓停了一只金鵄,迷惑了長髓彥軍。
金鵄勛章于1890年2月11日(紀元節)制定。金鵄勛章分為7個等級,“功一級”向下至“功七級”以功級表示的勛章。位階與瑞寶章或其他勛章授予工作取得一定年資為條件的公務員(當時為官吏)或民間人士不同,金鵄勛章只授予有戰功的軍人,大將與皇族軍人若沒有戰功也不會被授予。
后因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戰敗。根據駐日盟軍總司令的指示,昭和22年(1947年)5月3日依據“昭和22年政令第四號”公告廢止。(所以這是想通過廢除勛章,忘掉失敗的過去,重頭再來嗎?)
1963年生還者敘勛制度重新開始,但禁止于公共場所佩戴已廢止的金鵄勛章。“金鵄聯盟”以恢復金鵄勛章敘勛者的名譽與年金為訴求展開活動。
1985年召集國會議員召開“有關舊勛章名譽回復座談會”,也對當時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做出相同請求。但是隨著敘勛者的高齡化,近年活動已漸漸式微。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我們從代表神圣、信念的職業徽章,再到日本傳統的大家族,獲得身份認同感的【家紋】,再到日本文化勛章,以及被廢除多年的金鵄勛章,都逐一做了簡單了解,或許這些事物的存在,都有著日本大和民族的影子。
你有自己的職業徽章嗎?你對日本的徽章、勛章文化怎么看呢?歡迎下方評論區給星醬留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