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迎來降雨,不僅如此,6月中國氣溫創歷史新高,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為何今年氣象如此反常?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預計,7月6日08時至7日08時,山東中北部、遼寧、吉林中部、黑龍江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廣西東部、廣東、福建南部、湖南中部、江西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遼寧中南部、山東西北部、廣西東南部、廣東中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暴雨(100~24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高速超速20%未達50%怎么處理(多地發布暴雨預警)
7月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民雨中出行。中新社記者陳驥旻攝
珠江流域24條河流水位超警
據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5日消息,受近期臺風強降雨影響,當日7時35分北江干流石角站實測流量達12000立方米每秒,達到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編號規定》的洪水編號標準,珠江流域北江發生2022年第3號洪水。
截至5日8時,桂江、賀江等24條河流水位超警。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未來三天,珠江流域中東部地區仍有較強降雨過程,西江干流、賀江、北江干流等河流水位將繼續上漲或維持較高水位運行,部分中小河流仍將處于超警狀態。
華南多地嚴重洪災,大氣環流異常是主因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我國華南多地嚴重洪災,主要受到大氣環流異常的直接影響。
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遭遇暴雨,出現內澇。新豐縣政府供圖
肖潺解釋,5月以來,歐亞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經向度大,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尤其6月上半月,東北冷渦更加活躍,并且向南發展加強,這一方面引導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江南南部至華南地區,另一方面也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使來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輸送主要影響華南地區。
同時,伴隨夏季風的爆發和建立,季風環流引導的西南水汽輸送也持續偏強。綜上所述,異常的大氣環流導致華南降水偏多引發部分地區嚴重洪澇。
華北雨量偏多,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5日至7日,“暹芭”殘余環流將繼續北上,受其和西風帶系統共同影響,一條龐大的降雨帶將貫穿我國南北,從華南到東北地區將先后出現大到暴雨天氣。
肖潺表示,綜合判斷,今年華北雨季時間偏早,雨量偏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拉尼娜事件影響。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刊文,氣象學家已連續第三年預測拉尼娜現象,即可能發生罕見的“三重”拉尼娜氣候事件。
肖潺介紹,拉尼娜現象是海洋熱力狀況的表現,即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該現象影響著全球氣候。目前,拉尼娜現象仍在持續,春季以來衰減緩慢。預計盛夏(7-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短暫衰減,但仍維持拉尼娜或中性偏冷狀態。預計后期,秋冬季冷水再次發展加強的可能性較大。
6月中國氣溫創1961年以來最高
中國氣象局5日發布消息顯示,6月中國氣溫創歷史新高,較常年同期偏高0.9℃,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
6月13日至26日,中國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其中北方地區高溫強度大、范圍廣,覆蓋國土面積達363.6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6億人。河南省16日和24日分別有59個和6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40℃,25日河北省和河南省分別有90個和29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或超過40℃,河北省有12個站達到或超過43℃。24日河南焦作最高氣溫達43.3℃,25日河北靈壽達44.2℃。
6月17日,陜西咸陽,出行市民包裹嚴實、遮擋陽光。中新社記者張遠攝
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方翔表示,此次高溫過程具有極端性,高溫少雨導致豫魯蘇皖甘陜等地旱情持續發展,北方部分地區電網用電負荷創新高,持續性高溫也對新能源供應造成影響。
綜合中國新聞網(記者王堅)、中國天氣網、科技日報
來源:中國新聞社
NL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