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題型中,行測常識模塊,法律常識模塊一直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學習中也要重視法律常識的積累。那么小編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則:我們按照《全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相關規定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公務員備考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誠實守信、高效便民和權責這六大原則)(一)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于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我國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1、行政機關必須遵守現行有效的法律。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禁止行政機關違反現行有效的立法性規定。第一,行政機關的任何規定和決定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行政機關不得作出不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和決定。行政機關的規定和決定違法,就不能取得法律效力。第二,行政機關有義務積極執行和實施現行有效法律規定的行政義務。行政機關不積極履行法定作為義務,將構成不作為違法。
2、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授權活動。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在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關系上:第一,行政機關采取行政措施必須有立法性規定的明確授權;第二,沒有立法性規定的授權,行政機關不得采取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政措施。行政機關不遵守這一不作為義務,將構成行政違法。
(二)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于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并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規范的行政理性表現為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第二,考慮相關因素原則。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第三,比例原則。行政機關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三)程序正當原則: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
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
①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②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
③回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則:兩個方面
①行政效率原則:基本內容有二: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
②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行政當局不合理延遲和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也被認為是政府設置的貿易壁壘形式。
(五)誠實守信原則:
①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準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②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并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并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權責統一原則:
①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②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鞏固一下,看看下面這題:
單選:原房屋納稅人把房子賣給甲,由甲納稅,這種情況屬于()
A、行政法律關系客體變更
B、行政法律關系內容變更
C、行政法律關系消滅
D、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變更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