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家鑫
2011年6月7日,年僅22歲的年輕大學生藥家鑫被依法執行了死刑,為他自己的罪惡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藥家鑫在被執行死刑之前,曾向自己的父親提出過一個愿望:他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把自己眼角膜捐獻出去,為社會做出一絲貢獻,為自己贖罪。
可是這個愿望沒有得到實現,他的父親藥慶衛嚴詞拒絕:把你的罪惡都帶走吧,不要再讓你的罪惡牽扯到別人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原本風華正茂的大學生變成了死刑犯?他究竟犯了什么罪,以至于他的父親到最后都沒有原諒他?
一場并不嚴重的車禍引發的殺人慘案!
案發現場
2010年10月夜晚,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在把女朋友送回外國語大學后,就駕駛著自己紅色的雪佛蘭小轎車往回趕,在經過一個偏僻的地方時,藥家鑫把一個騎著的女人連車帶人撞倒在地。
藥家鑫當時很驚慌,不知所措,他趕緊下車查看,看到一個女人側躺在地上正不斷地呻吟,他正準備打電話報警,可接下來女人的一個行為讓他起了殺心。
他敏感地發現女人正盯著自己的車牌號,好像是要記住自己的車牌號一樣,他以為女人是記住他的車牌號來訛他,想到這可能給自己日后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一縷殺念浮上心頭,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他心一橫,心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她,以絕后患!
心理扭曲的藥家鑫將法律和道德拋之腦后,毫不猶豫地從包里掏出一把水果刀。
鋒利的刀在路燈的折射下閃爍著攝人的寒光。
被撞傷的女人立刻明白了,不斷哀求,可藥家鑫不為所動,將鋒利的刀子一刀又一刀的捅入女人的身體,刀刀致命,鮮血直流,女人最終被殘忍地殺了,躺在了血泊之中,凄慘無比。
殺害了女人以后,藥家鑫慌忙駕車逃離現場。
由于殺人的恐慌,藥家鑫在逃離的過程中,手腳發抖,不聽使喚,導致他再次發生車禍,他的雪佛蘭小轎車又撞到了路邊上的兩個人,這一次他沒有再殺人,而踩下油門就想逃逸。
不過這次他沒能逃的了,而是被一個路過村民給抓住,隨后警察趕來,將其帶回派出所,派出所審訊室里,藥家鑫承認了自己撞傷那兩人的肇事行為,并愿意承擔肇事后果。
由于兩次車禍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比較近,很容易將這兩次車禍進行聯系,當晚警察就詢問過藥家鑫是否知道有關另一起交通事故的情況,他當時就否認了。
隨后經過一番調解,他被釋放了。
可回家后,藥家鑫過得并不好,在這三天中,他一直飽受精神壓力,神情惶恐,痛苦無比,最終他扛不住精神的折磨,將這件事告訴了父母,在他父母的帶領下,藥家鑫來到公安機關自首。
隨后,藥家鑫因為故意殺人罪被警方依法逮捕。
法庭上的痛苦與悔恨
受害人照片
被藥家鑫殺害的女人名字叫作張妙,被殺害的時候只有26歲,有一個兩歲半的兒子,家里的生活并不好,甚至可以說是貧困,在堂哥的麻辣燙店打工,案發之前她剛從堂哥的麻辣店下班。
經過警方的調查,當時的張妙只不過是骨折,如果送到醫院,完全可以醫治,而藥家鑫卻選擇了一個極端且殘忍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也許當時下班以后張妙心里正在在想晚上該如何哄她的兒子睡覺,然而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
這件事對張妙的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張妙的家人一直無法接受張妙的離去。
庭審現場,藥家鑫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同時表示十分后悔。
他甚至當庭下跪道歉:“我對不起張妙,對不起她的家人,也對不起我的父母。”
藥家鑫連用三個字“對不起”,急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悔恨。
并表示他和他的家人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去賠償張妙的家人,他會懷抱著一顆懺悔的心、感恩的心,向受害人的家屬贖罪。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愿意給張妙的父母養老,給她的家人當牛做馬,希望能得到寬恕。
最后,藥家鑫向法庭遞交了悔過書。
但即便藥家鑫表現出了深刻的悔意,跪下道歉,張妙家屬都不肯原諒他,在他們看來,原本用不了多少錢就能解決的普通交通事故,藥家鑫卻為了怕所謂的被訛,就選擇殺人滅口,實在是喪心病狂,強烈要求死刑。
他們表示母愛是無價的,藥家鑫的行為不僅讓張妙失去了生命更是讓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失去了母愛,行為極其惡劣,藥家鑫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
最終,
2011年4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藥家鑫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賠償被害人家人經濟損失費。
藥家鑫隨后提起上訴。
2011年5月,二審判決宣布維持原判。
2011年6月7日,藥家鑫被依法執行注射死刑。
案件過程
藥家鑫最終被執行死刑,但社會輿論卻從未停止。藥家鑫當時為什么會產生那樣的心理?
正常人在撞傷人后的第一反應是及時將受傷的人送往醫院救治,而藥家鑫卻痛下殺手,把人殺死,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這種扭曲的心理。
藥家鑫痛下殺手的背后,有著什么樣的家庭背景。
藥家鑫小時候與父母照片
1989年,藥家鑫出生于山西省西安市新廠區的一個條件不錯的家庭。
他的父親藥慶衛曾是華山軍事代表局駐西安北方華山機電公司的代表,復員后,得到了一筆20多萬元的轉業安置費。
母親段瑞華先是在飲料工廠工作,幾年后又到華山機械廠做管理員,每月有幾千元的收入,但幾年后卻“被迫下崗”。
藥家鑫的家境并沒有網上說得那么富有,雖然能解決溫飽,但也算不上大富大貴。
但他的父母在物質方面對他十分溺愛。
為了滿足藥家鑫買車的愿望,藥家鑫的父母不僅拿出了僅有的十萬元積蓄,還借了四萬塊錢。
但是藥家鑫的父母在對藥家鑫的教育方面卻顯得極為嚴厲,他們只有藥家鑫這一個兒子,因此希望能夠望子成龍,采取了比較極端的狼性教育方式。
小時候,藥家鑫在彈琴上面顯現出了驚人的天賦,藥家鑫也對彈琴非常感興趣,回去就吵著讓父母給他購買琴。
但是受限于家庭條件,這個愿望并沒有立刻實現,后來還是藥家鑫的外公在日本出差時給他帶回了一臺。
然而,彈琴并沒有成為藥家鑫的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反而給他帶來了無比的痛苦。
為了更好地開發藥家鑫的天賦,他的媽媽對他很嚴格。
藥家鑫后來在庭審中說,從小到大,他的生活幾乎除了學習以外就是練琴。小的時候,為了練琴,他的媽媽都會打我,甚至拿皮帶抽他。
但是父母對藥家鑫的嚴格并非僅僅在彈琴這方面,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藥家鑫的父親更是奉行狼性打擊教育。
小時候藥家鑫和別的小朋友發生了矛盾,不管藥家鑫有沒有錯,他的父親都會把他狠狠地教訓一頓。
有一次,藥家鑫在學校里被一個男同學欺負,男同學要求藥家鑫背他,如果不背他,就讓藥家鑫給他一塊錢。
藥家鑫不知道怎么辦,只好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叫來了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得知了事情的真實情況以后,竟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那就讓他背吧!
很難想象,這件事藥家鑫一點錯都沒有,可父親卻沒有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討回公道反而讓他去背那個男同學。這讓藥家鑫備受打擊,也讓他從小就缺乏了安全感。
后來他的父親說,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希望藥家鑫能養成低調沉穩的性格,不去惹麻煩,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
從此以后,藥家鑫受了欺負以后,就不再敢和父母說過,而是獨自忍受。
就這樣藥家鑫逐漸養成了膽小怕事的性格,遇到麻煩以后,他會很害怕,會想盡一切辦法自己解決,不讓父母知道這個麻煩。
藥家鑫痛下殺手并非偶然而是長期負面情緒的積累造成的后果。
當這場悲劇被細細地剖開了以后,我們會發現藥家鑫的扭曲性格養成與與他處的家庭環境有著莫大的關系。
藥家鑫的父母一味地望子成龍,不留余地的嚴格要求藥家鑫,在他們眼里沒有對與錯,只有成功與失敗,使得焦慮、恐懼、悲傷、憤怒的情緒在藥家鑫的內心中不斷堆積。
這種情緒最終爆發,造成悲劇。
藥家鑫在庭審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假使我放過張妙,張妙及其家人勢必會跑去找我爸媽告狀。到時候我爸媽根本不會考慮我的感受,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關心過我。所以與其被父母知道而受到嚴厲的責罰,還不如現在就讓張妙閉嘴。
這句話讓很多人都有些理解藥家鑫的行為。
藥家鑫也是狼性教育的受害者。
但這不能成為藥家鑫開罪的理由。
藥家鑫的童年經歷的確讓人同情,但這并不能成為他殺人的理由。
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尊敬,雖然藥家鑫的極端性格很大程度上與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關。
但是他自身同樣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怕麻煩”而剝奪別人的性命,很明顯藥家鑫自身存在著漠視生命的問題,他人的生命竟然比不過一個“麻煩”。
狼性教育應該受到警惕
藥家鑫的案件已經過去多年,但依然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這是因為藥家鑫的童年悲劇依然在不斷地上演,狼性教育依然存在,并且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愈演愈烈,更加過分。
藥家鑫案件深刻體現了狼性教育的危害性,但仍然還有不少父母存在僥幸心理,奉行狼性教育,不斷給孩子精神打壓,想讓孩子成龍成鳳,絲毫不在乎孩子的心理情況。
藥家鑫造成的悲劇已經無法挽回,但我們要吸取其中的教育,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希望各位父母能引以為戒,使用正確的家庭教育。
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極端也不能太放縱,應當松緊有度,不求他們能有多不凡,只求他們能有健康的心理。
下一篇:探監(多久可以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