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確定: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精神病人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2、其他近親屬;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2、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3、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
4、法律依據:《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5、(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更多關于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進入:http://www.xuanjipai.com/ask/99b3e0161610066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二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多個子女的老人怎樣確定監護人
【法律分析】對老年人的監護屬于對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順序,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認定老人的監護人按以下幾個順序進行認定: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親屬;4、經監護人的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的其他個人或者組織。該個人或組織同意擔任監護人。監護人資格是有法定順序的,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沒有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一人或數人擔任監護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