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杭州市國立公證處擔當“信用中介”的二手房自主交易創新模式又有一單成交了:一套位于濱江區長河街道的89.35平方房子,以510萬元掛牌,經買賣雙方議價后,最終以490萬元成功網簽。因屬于二套房,買家楊先生(化名)首付六成294萬,按揭貸款196萬元。說來也巧,楊先生和賣家鄭先生(化名)還是同幢樓的鄰居,“我一直想給父母買套房子,碰巧在業主群里看到了小鄭發出的賣房消息,一來二去,大家很爽快地談好了。”楊先生說,他此前也通過中介了解過行情,一套490萬的房子,如果通過中介公司成交,中介費大約為房屋總價的2%,也就是9.8萬元。而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臺的“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由國立公證處擔當“信用中介”,整個過程僅花費一筆提存公證費,收費標準為交易價格的千分之一,也就是4900元。從近10萬元到不足5000元,楊先生要支付的金額大大降低了。
減少購房風險,
這份調查報告很關鍵
中介費收費標準(樓上鄰居看中了樓下的二手房)
就在12月1日,一對浙大博士夫婦在杭州市國立公證處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點完成了產權過戶和交割手續。這是杭州國立公證處介入二手房自主交易平臺成交的首單。
杭州市國立公證處主任金濤介紹說,自10月27日,首套由杭州市國立證處出具《不動產證調查報告》的二手房正式掛牌以來,社會反響熱烈,通過線上線下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目前,經提前溝通預審后,正式掛牌的房源有4套,已經成交1套。“由我們公證處出具的《不動產公證調查報告》能夠客觀公正地展示房源信息,為房子提供了信用背書,從而贏得更多買家的青睞。”要出具一份《不動產公證調查報告》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按照正常流程,一套房源在正式掛牌前,杭州市國立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會提前和賣家預約時間,并派出兩位公證人員前往房屋實地進行勘察拍攝,在征得賣家同意后,借助大數據手段,對房子的產權抵押等信息進行聯網核查,由此確保每一份調查報告都是真實有效的。比如楊先生購買的這套二手房,其《不動產公證調查報告》中,對房屋面積、戶型、產權情況、承租情況、抵押情況以及周邊的商業、學校、醫療等都做了詳盡闡述。
發揮公證優勢,
用法律方式保障雙方權益
房產作為大宗商品,資金動輒數百萬元,這也讓買賣雙方對“房東直售”模式顧慮頗多。
“最近來咨詢的房源情況各不相同,有人擔心房源存在未成年共有產權人或隱性共有產權人,有的房子房東人在國外,無法回國,買賣前還需要先辦理委托等等。”金濤說。在眾多咨詢中,有一位買家的需求比較特殊,他想要購買一處商鋪,雖然該商鋪眼下是空置狀態,但是買家擔心自己購買商鋪后,有其他人拿著和賣家的租約前來鬧事,因此希望賣家能夠出示一份承諾書,承諾該商鋪不存在租約,并由杭州市國立公證處對該承諾書進行公證。“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我們的優勢。”金濤表示,公證的證據效力是公證的基礎普遍效力,一旦出現糾紛,經過公證的承諾書可以作為訴訟證據被法院采信,從而更好的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犯。目前,杭州市國立公證處通過在浦發銀行杭州分行開立的資金監管賬戶提供提存公證服務,為買家提供按揭貸款業務,有效解決買賣雙方的信任問題和資金安全問題。一旦出現交易糾紛,公證人員可第一時間幫助交易雙方固定證據,并且提供調解服務。網簽現場,賣家鄭先生也很興奮:“賣房子的人都想早點拿到錢,我聽說這周四銀行就能放款,周五來過戶,現在二手房放貸普遍需要幾個月,這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