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局電話號碼
勞動局的電話號碼是12333,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
12333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公益服務電話,主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工資收入分配和勞動關系等領域的政策咨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和投訴舉報等公共服務。
勞動局現在已改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2333電話是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的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擴展資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成為廣大群眾了解勞動保障政策信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也提供了一個緩解或解決問題的渠道,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
同時,各地在系統建設和業務開展方面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在系統建設和業務開展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電話咨詢服務的形式和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在各地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互聯互通、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的業務協同。
勞動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一、各地一般統一為12333,也可以直接電話當地勞動局稽查大隊;
二、舉報的方式還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勞動局窗口去提出投訴,需帶上相關的材料證明;
2、找到網上投訴的網址,提交資料進行投訴,在線的人員會為其解答;
3、直接撥打12333進行投訴。
擴展資料:
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勞動分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市制定的勞動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綜合管理轄區內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涉外就業;綜合管理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綜合管理轄區內各類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勞動合同鑒證、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勞動行政監督檢查權,監督檢查轄區內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查處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責勞動信訪工作;
負責勞動普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承辦勞動局交辦的其他事項。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的具體服務工作;負責轄區內政策性就業安置、失業職工再就業的服務工作;
受委托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準工作;負責勞務扶貧和勞務合作工作;負責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服務工作;負責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工作;負責流動就業統計工作;負責臨時工調配費核繳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勞動局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勞動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一、我國勞動者投訴電話是多少?勞動局投訴電話統一為12333。也可以直接電話當地勞動局稽查大隊電話。勞動局包括勞動分局和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各地一般統一為12333,也可以直接電話當地勞動局稽查大隊。
舉報的方式還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勞動局窗口去提出投訴,需帶上相關的材料證明;
2、找到網上投訴的網址,提交資料進行投訴,在線的人員會為其解答;
3、直接撥打12333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欠薪被員工告到勞動局怎么處罰
1、要看是因為什么事情被投訴到勞動局;
2、處罰:
(1)【規章制度違法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缺乏必備條款、不提供勞動合同文本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三、勞動合同必須到勞動局備案嗎
1、公司要給員工辦理五險,勞動合同部分地區是要去勞動局備案的。轄區內企業以及外地的外商投資企業駐轄區內分支機構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的。
2、勞動合同備案時申報所需要的材料:
(1)新成立的用人單位,應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副本。是法人單位的,同時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授權委托書;不是法人單位的,同時提供其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授權委托書;
(2)招用人員就業備案、勞動合同備案花名冊(一式四份)及勞動合同文本;
(3)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十日內被新用人單位接收的,持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
(4)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應在十個工作日內辦理勞動合同備案手續;
(5)用人單位合并、分立、兼并、合資、合作及改制等過程中職工集體轉移工作單位的,持相關文件或證明;
(6)變更勞動合同的,持原招用人員就業備案、勞動合同備案花名冊、勞動合同變更(續訂)花名冊(一式兩份)、勞動合同文本;
(7)續訂勞動合同的,持原招用人員就業備案、勞動合同備案花名勞動合同變更(續訂)花名冊(一式兩份)和續訂的勞動合同文本。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勞動者的我們不可避免的會與用人單位產生各種各樣的糾紛,此時如果用人單位有違法行為的,我們應當及時的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勞動局投訴電話
能夠撥打12021投訴有關勞動紛爭的事項,12021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詢問投訴電話,大多數地區是24小時人工服務。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電話,需要撥打114進一步詢問。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二)體檢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三)受理對違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做法的投訴、投訴;(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做法。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規則的情況;(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限定的情況;(四)用人單位遵守女工人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限定的情況;(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限定的情況;(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薪水和執行最低薪水準則的情況;(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交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八)職業介紹組織、職業技能訓練組織和職業技能考核判定組織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技能考核判定的限定的情況;(九)法律、法規限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勞動局電話投訴熱線?
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和“12370”。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下發的《關于繼續使用全國性公益服務號碼12370與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號)中,明確:
1.12333用于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2.12370用于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