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了解了征收養殖場補償包括哪幾部分之后,建設養殖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哪些手續?
1、履行設施農用地的用地手續
在農用地上建設養殖場應當履行設施農用地審批手續,養殖場用地需要辦理生產設施用地的備案手續,簽訂用地協議,并在國土局和農業局備案。
養殖場的選址需要用地規劃,選好養殖場,通過規劃局的審批。
2、取得相關部門的同意
即便該養殖場沒有取得設施農業審批或是沒有辦理備案手續,但是如果經過了鄉鎮政府同意,縣級農業部門的驗收,且該養殖場一直用于養殖,那么該養殖場也符合農用地的用途管制要求,同樣也滿足養殖場發展的要求。
也就是說,只要經過了相關部門的同意,且所建養殖場通過了驗收,那么相關部門就不能認定該養殖場為違法建筑且不予補償。
3、環評手續
養殖項目屬于易造成環境污染的項目,從選址到最終養殖場生產運行整個流程都需要通過環評進行認定和分析預測,需要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
環評手續也是后期申請工商、稅務、動檢等證件審批時必須的材料,環評手續需到環保局辦理。
4、排污許可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在建設養殖場時一定要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申請。排污許可證則根據實際情況來看。
5、養殖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養殖證》是國家要求海域水產養殖和內陸水域養殖戶需要辦理的證件;而對于馴養繁殖可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時,一定要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6、辦理工商登記及備案手續
證件齊全后養殖戶需要去工商局申請工商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在取得營業執照后需要到畜牧局辦理養殖場備案登記手續。
1.養殖用地的審批
根據國土資源部最新制定的《全國土地分類》和《關于養殖占地如何處理的請示》規定:
養殖用地屬于農業用地,其上建造養殖用房不屬于改變土地用途的行為,占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從事養殖業不再按照建設用地或者臨時用地進行審批。
因此,可以看出現在養殖用地的審批越來越嚴格。
2.環保整治的力度
農村開展環境整治也對養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養殖用地也不是說建造就能建造的,主要需要滿足環評設計的要求,并且必須要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否則會對環境和生活造成影響。
近年來,國家對環保整治的力度越來越大,建設養殖場應當注意。
3.養殖用地還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不能在農田保護區內建設,只能建在非保護農田上;
(2)不能破壞種植條件,不能破壞耕地的耕作層;
(3)必須遠離河流、飲用水源和村莊,禁養區內不能建設養殖場。
如果大家的養殖場在征收過程中,征收方以沒有辦理規劃許可證,沒有辦理備案、環評手續等為由,將養殖場認定為違法建筑,并斷水、斷電,不予補償,是不合法的。
大家一定要學會辨別他們的用意,積極咨詢專業律師,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害。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往期回顧:養殖場在被征收后能不能獲得補償?能獲得哪些補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