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的十二大“金融牌照”-知乎
一直以來,企業持有的金融牌照數量已然與實力劃上了等號。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行業內也涌現出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在混業經營的趨勢面前,他們對于金融牌照的“野心”也伴隨著實力的增長日益強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隨著監管的逐漸嚴格,這些依托互聯網開展金融業務的企業正在面臨著違規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這也讓企業對于可以持牌合規經營的愿望更為強烈。
金融作為國內管制嚴格的行業之一,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執業資格問題,也就是牌照問題。金融監管根據時段劃分為事前監管、事中監管、事后監管,市場準入制度是事前監管的核心,金融許可證則是市場準入制度的常態表現。金融牌照,即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是批準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正式文件。
目前金融許可證由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部門分別頒發。在我國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
銀行、保險、信托、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12種。
金融牌照是國務院授權機構向從事金融業的企業法人頒發的營業許可證,就是《金融許可證》,有證才能夠從事金融業務。幾乎稍大一點的銀行支行都會掛出來,一般掛在里面,每個人都看得到。
主要金融牌照簡介
(一)銀監會審批的金融牌照
1、銀行牌照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信息,截止2014年10月,全國共有商業銀行773家,政策性銀行2家,農村合作銀行108家,農村信用合作社399家,村鎮銀行1105家。
目前已允許民營資本共同參加設立銀行,首批參與民營銀行的試點單位共有五家,包括阿里巴巴等十家企業參與了試點工作,他們分別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展試點。民營銀行從監管層的要求出發會更加突出特色化服務、差異化經營,重點是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社區功能。
2、信托牌照
擁有信托牌照可以從事的業務包括各類信托業務、作為投資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從事投資基金業務等。
3、金融租賃牌照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信息,截止2014年10月,共有26家金融租賃公司,最早批準成立的時間為1986年12月。
4、貨幣經紀牌照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10月全國共有5家貨幣經紀公司,最早批準成立的日期為2005年12月。
5、貸款公司牌照
貸款公司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專門為縣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貸款服務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
(二)由中國人民銀行審批的金融牌照
6、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有三類,分別是:
(一)網絡支付;
(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
(三)銀行卡收單。
該證書2011年5月開始發放,截止2014年10月6日,已有269家非金融機構獲得該許可,如我們熟知的支付寶、財付通。
(三)證監會審批的金融牌照
近日證監會發布公告,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將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向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頒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基金管理資格證書》、《經營期貨業務許可證》等10項證券、基金、期貨業務許可證統一為《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相關機構最遲應當于2017年底取得新證。
7、基金銷售牌照
在國內基金銷售機構主要包括銀行、基金、證券等金融機構,其中銀行是最大渠道。
2012年,央行開始向第三方理財機構開放基金牌照申請,也就是說,除了銀行、基金及證券,原本從事私募或信托產品銷售的第三方理財公司也可以從事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了,更準確地說是證券投資基金代銷,這些第三方理財機構采取和基金公司合作的形式。
8、基金銷售支付牌照
該牌照是針對支付企業發放的許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的貨幣資金轉移服務。基金銷售機構可以選擇商業銀行或者支付機構從事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業務。9、券商牌照券商牌照,即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目前券商牌照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經紀、自營、直投、證券投資活動、證券資產管理及融資融券等。券商綜合牌照已停發16年。
9、公募基金牌照
擁有該項金融業務許可可以通過公開募集的方式設立證券投資基金并銷售。
10、基金子公司牌照
基金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設立,由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基金銷售以及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標的包含傳統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
11、期貨牌照
根據證監會《全國期貨公司名錄》,全國共有161家期貨公司,該牌照目前已暫停發放。
(四)保監會審批的金融牌照
12、保險牌照
擁有此牌照后可以承保人民幣和外幣的各種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農業保險、人身保險等保險業務;辦理各種國內、國際再保險業務和法定保險業務;與國外保險及其有關機構建立代理關系和業務往來關系,代理外國保險機構辦對損失的鑒定和理賠等業務及其委托的其他有關事宜。目前已發放約135張保險牌照。
保險代理機構包括專門從事保險代理業務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兼營保險代理業務的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13、保險代理、保險經紀牌照
(五)其他機關審批的金融牌照
14、典當牌照典
當是指當戶將其動產、財產權利作為當物質押或者將其房地產作為當物抵押給典當行,交付一定比例費用,取得當金,并在約定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的行為。
15、小額貸款公司牌照
此牌照的經營范圍:無抵押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股權抵押貸款、個人貸款、小額貸款、企業貸款、消費貸款、按揭貸款、創業貸款。
16、融資性擔保牌照
17、融資租賃牌照
融資租賃牌照,由商務部主管。
融資租賃牌照分為兩類: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內資融資租賃。
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三方財富有幾家?(附帶最新全部持牌機構名錄)-知乎
【Hanson老師第714篇原創】
最近會議比較多,有2020年財富年會,又有最高院15.4的新聞發布會,周六(8月22日)第六屆財富論壇上也有重要動態。這次是央行范副長給出的信號,針對的是金融產品的銷售。
主體是“三方財富”,居然有5000家!
官方一直沒有就此出具統計數據,建議可以順帶出具三方財富從業人員,并建立相關是數據庫,過去賣了些啥?踩過哪些雷?有沒有涉非記錄?嘖嘖嘖,無魚之后,水可至清。
大部分三方沒有基金銷售牌照,但這并不影響他們代銷業務。主要是信托產品,飛單渠道已經形成,甚至形成了市場價格。比如要買一張信托的單子,2%稅前的費用(買單錢)。
隨著爆雷增加,銷售渠道的責任如何鑒定,又如何執行?
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就需要劃分出合規的界限來。
這便是本文今天的主題:公募基金銷售牌照的持牌機構的盤點。
正文
開始之前我先表達下個人觀點,牌照的背后囊括了歷史機遇、政策導向、周期環境等因素。并且縱觀金融行業的發展,牌照構成的準入門檻經常會催生出一個附帶現象——有牌照的不做這個業務,做這個業務的沒有牌照。
<1>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有多少?
證監會官網上可查到的披露數據統計到2016年9月份,中基協上的數據更全一些,可以查詢,但沒有總覽。我把一條條數據硬爬下來做了個整理,一共有425家:
商業銀行有154家
,其中全國性銀行18家,城商行81家,農商行44家,外資行11家;證券公司103家,期貨公司27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9家;
保險公司5家,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5家;
最后剩下
獨立基金銷售機構122家
;加總共425家,其中有些目前可能被暫停業務,附錄我會貼在本文末。
銀行就不說了,親兒子嘛肯定要照顧的。全國性銀行6+12,也就是6大行(中農工建交郵),以前稱4大行(中農工建),后來交通銀行上來了,但四家都覺得這是個弟弟。前兩年郵儲銀行也進入了行里,現在并稱6大行。至于這幾個玩家從1980年從央行中怎么分離出來獨立經營的故事,我在小白金融學里又講,篇幅比較長,這里就不展開了。
12家是指股份制商業銀行,也都是大行了。剩下的城商行130多家里占88家,接近2/3的比例。農商行只有44家,相對于1300多家比例很低,畢竟有些地方的銀行只有存款業務,連理財產品都沒有。當地居民實在沒地方投資,只能去找P2P和數字幣。
券商和期貨公司天生就耕作于資本市場,連銀行都給了,這倆兄弟也必須給啊。所以券商本身就帶有證券類基金(公募和私募)的銷售資質的。
可能有小伙伴要問了,那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是個什么鬼?
我們平時看到許多說股票的,還有許多在微信群里老師帶你炒股票并收費的。簡單說這些業務就屬于證券投資咨詢了,但是大部分的“老師”都沒有這個資質。
而我們看到的這些
券投資咨詢機構
則是專門為客戶提供證券投資的相關信息、分析、預測或建議,并且直接或者間接收取服務費用。當然這里提到的客戶,主要是指機構客戶,當然也有個人付費的。這個牌照的數量是不多的,一共9家。第一家天相投資是金牛獎(證券基金)的評委,陳科老師在一次探普八點半“解讀金牛獎”的直播中說過,你們眼中那金光閃閃的金牛獎是怎么評出來的?(悄悄說一句,陳科老師最初就是在天相…)
這9家公司也是具備銷售基金產品的資格的。
保險公司只有5家。平安、中國人壽、泰康三家大公司,然后是陽光和中宏。
此外還有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公司,很多人跟我最開始的反應估計是一樣的。保險代理和經紀不是賣保險的嗎?很多飛單平臺做港險和國內保險,就會花錢去收一塊牌照。但是在這類牌照中,有5家是可以銷售基金的。
<2>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分類
剩下的122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圖。
我花了6小時把這122家獨立銷售機構的股東都進行了穿透,然后進行分類,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結果。
持牌的財富公司有多少呢?36家
諾亞、利得、浦領、泛華、宜信、恒天、高晟、新湖、大唐、海銀、鉅派、富國大通、九泰、云灣、愛建、乾道、陸浦、瑞威、洪泰、資舟、青島意才。已經出問題的有民創、金誠、普信、網信、錦安、泰誠、恒宇天澤、瀚亞、諾遠。
補充
大唐財富的基金銷售牌照藏得很深,讓張冠宇代持,公司名字是北京唐鼎耀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有些公司不太大,但一查發現跟安信有關系,或者跟其他的已經爆雷的公司有關系。
此外,我們熟知的BATJ,360,新浪,途牛也有這張牌照。有些知名企業,比如恒大、陽光、世聯行、宇通集團、蘇寧、國美都有這張牌照。
如果你炒股,那我告訴你,以前做股票行情的軟件中三大家(大智慧、同花順、東方財富)也有這個牌照。
我覺得最讓人震驚的是互聯網金融居然也有這張牌照,比如團貸、和信、小牛,真是柯鎮惡掏雞窩啊(最近我跟柯大俠杠上了)。
剩下還有公募基金、國有資本、金融集團、自然人、殼公司持有了這張牌照。
關于這122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具體情況,可以閱讀專題文章:
《是誰掌控了122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
<3>
基金銷售牌照機構名錄
這份名錄大家可以備著做參考用。
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殼公思
什么是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
基金代銷是金融機構的一項投資業務,該業務是指金融機構接受基金管理人的委托,簽訂書面代銷協議,代理基金管理人銷售開放式基金,受理投資者開放式基金認購、申購和贖回等業務申請,同時提供配套服務的一項中間業務。而基金銷售牌照,就是頒發給從事基金產品銷售的企業或機構的許可證。
基金金融牌照分為基金銷售牌照和公募基金牌照、私募基金牌照等。今天我們主要要了解的是基金銷售牌照,從2012年開始,第三方理財機構就陸續向央行申請基金銷售
金融牌照
,像基金證券,原本從事PE或者信托產品銷售的第三方理財公司持有基金銷售牌照也可從事基金銷售。近年來,第三方基金銷售領域一直是基金市場的競爭主戰場,主要通過兩個渠道進行競爭,一是通過互聯網電商銷售,二是通過由第三方銷售機構基金以較低折扣申購大部分基金。確實,基金銷售牌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進入基金銷售行業的門檻,但是對于現階段公司客戶以機構客戶、企業客戶和高凈值客戶為主的機構來說,以產品帶動業務無疑是當前發展的方向之一。隨著騰訊旗下騰安基金的進入,BATJ互聯網大資本也開始了基金銷售行業的角逐,而誰先獲得牌照,誰就將分得基金銷售市場這杯羹。
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名單
以上便是關于第三方基金銷售金融牌照的內容,想要了解關于更多其他相關牌照內容,可通過相關文章內容進行查看,有需要求購相關金融牌照或其他金融牌照可以通過留言或者以下電話聯系我們。
又有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牌照,賣基金到底有多難?_騰訊新聞
小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代銷牌照現象正在日益增多。近日,科地瑞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科地瑞富基金”)和安存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安存基金”)相繼注銷了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代銷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今年2月一個月更是多達3家。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主要是一些小型代銷機構放棄基金銷售牌照,這其中有自身開展業務不力主動放棄,也有因監管合規原因被注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發展乏力的困境。
銷售機構主動注銷牌照增多
2月24日,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了一則注銷公募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公告。公告顯示,近期,科地瑞富基金向證監會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注銷其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記者了解到,科地瑞富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于2016年6月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記者從科地瑞富基金官網上獲悉,科地瑞富基金早已于2021年12月31日便在官網發布了停止基金銷售相關業務的公告。公告顯示,“由于經營業務的調整,即日起停止基金銷售相關業務(包括:開戶、申購、定投、贖回、轉換等相關業務),客戶持有的基金份額將轉托管到對應的基金管理公司。”
官網還公布了招商基金、華安基金、寶盈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聯系方式,科地瑞富基金表示:“后續由基金公司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我司將不再提供相應服務。”記者就此事多次撥打科地瑞富基金公司客服電話,但截至發稿前,仍未接通。
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公司已經終止與科地瑞富基金的銷售合作,原因就是其牌照注銷,已通過瑞富基金購買公司旗下基金的投資者,當前持有基金份額的贖回業務不受影響。
無獨有偶,2月28日,河南省證監局也發文稱,安存基金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河南證監局決定,注銷其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
天眼查信息顯示,河南安存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31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萬元,2016年12月23日獲證監會批復基金銷售資格。而安存基金的官網已經打不開,記者從天眼查公布的公司電話聯系到對方,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基金銷售業務,不需要牌照所以就注銷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但從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基金保有量來看,真正能夠成功展業的機構并不多。很多機構的存在,基本就是個“殼”。
瑞融資產首席研究員梁曉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多家基金銷售機構陸續注銷牌照反映了監管部門加強了監管。“新出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銷售機構必須保證年度日均5億的非貨基和健全的合規內控體系,否則3年到期后不能展期。很多的銷售機構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條件。”梁曉曼表示。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分析指出,目前來看被注銷的主要是一些小型銷售機構,這既有監管方面的因素也有自身經營方面的因素。由于基金銷售機構運作成本較高,小型機構的品牌效應和資金實力不夠雄厚,專業性和技術投研等服務上都無法和大平臺競爭,業務體量很難做大,既完成不了監管的業績保有量標準,盈利收入也不能覆蓋成本支出,造成長期虧損無法持續經營。
第三方基金代銷競爭激烈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代銷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而這其中多位小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今年2月,更是多達3家機構注銷牌照,小型基金銷售牌照“注銷潮”或有愈演愈烈之勢。
事實上,受今年市場波動影響,基金發行難度也隨之增大。春節假期過后,已有6只基金發行失敗,可以說今年的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正在面臨著挑戰。
在基金銷售領域,銀行、券商、獨立第三方銷售機構呈現激烈競爭,還悄然打起了價格戰。Wind數據顯示,2月以來,陸續已有近3000份“費率優惠”基金公告密集發布,其中來自券商渠道的就有超過1000條。
根據中基協數據,2021年第四季度,在基金銷售機構中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指標,前十名中,除了螞蟻基金、天天基金,其余均是銀行。且只有21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超過27億元,躋身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名單。
“目前真正在市場上做得好的基金銷售公司其實非常有限,其頭部效應非常突出,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螞蟻、天天基金等少數頭部機構外,大多數銷售機構銷量不佳,且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相對低廉,對于不能起量的銷售機構來說作用不大。”簡基金資深研究員張竹然向本報記者表示。
對于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生存困境,張竹然表示,主要是看三方機構是專注線上還是線下,關于線上,目前巨頭已經形成,鮮有新進者可以攻城略地;對于線下來說,需要配合大量的財富管理團隊,優質專業的財富管理人員一直是非常緊俏的人才,而這塊人才不僅僅是三方銷售機構在爭奪,券商、基金、私人銀行也都在全力爭奪。
“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作為后起之秀,需要和銀行券商等傳統的代銷渠道競爭獲客。銀行作為老百姓最熟悉的金融機構,擁有最廣泛的客戶基礎。如果不是頭部的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銷售方面很難和傳統渠道進行業務上的競爭。”姚旭升向本報記者表示。
姚旭升指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基金產品的投資具有復雜性和專業性,傳統的賣貨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買方投顧模式逐漸興起。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天然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和傳統代銷渠道相比,更加具備發展買方投顧的基因。
談及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未來格局和機會,姚旭升認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從客戶的利益角度出發,運用專業的投研服務幫助客戶篩選基金,改善客戶的投資體驗,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未來的三方機構應該把更多的資源放在投研和服務上,通過優質服務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自身的優勢。
張竹然表示,未來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競爭格局會進一步復雜化,除了巨頭之外,中小型三方機構在流量轉化、人才招攬、專業性比拼方面做精做深,堅持個性化、垂直化,才能在此非常擁擠的賽道脫穎而出。
梁曉曼認為,第三方基金銷售未來格局可能是強者更強,也可能出現一些有特色的第三方,比如主要銷售某類型的基金或者主要針對某類型的客戶群,主要的機會在于創新。
責任編輯:徐蕓茜主編:公培佳
詳解:第三方銷售牌照申請條件
原標題:詳解:第三方銷售牌照申請條件
基金第三方銷售牌照怎么申請,申請條件有哪些?
一、基金第三方銷售牌照到底有什么作用
基金銷售牌照是頒發給從事基金產品銷售的企業或機構的許可證,在國內主要包括銀行、基金、證券等金融機構,其中銀行是大渠道,占比一半以上。2012年,央行開始向第三方理財機構開放基優秀照申請,也就是說,除了銀行、基金及證券,原本從事PE或信托產品銷售的第三方理財公司也可以從事基金銷售了,更準確地說是基金代銷,這些第三方理財機構采取和基金公司合作的形式。獨立基金銷售牌照已經發放兩批,好買、眾祿、諾亞等機構獲得獨立基金銷售資格。
基金支付牌照則是針對支付企業發放的許可,基金銷售機構可以選擇使用商業銀行渠道,也可以選擇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央行針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業務許可證,蘇寧易付寶便屬于此列。在易付寶之前,央行已經發放過7張基金支付牌照,分別是匯付天下、通聯支付、銀聯電子、易寶支付、支付寶、財付通、快錢。
二、基金第三方銷售牌照的申辦條件
1、基金銷售機構:基金管理人可以辦理其募集的基金產品的銷售業務。商業銀行(含在華外資法人銀行,下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機構從事基金銷售業務的,應向工商注冊登記所在地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進行注冊并取得相應資格。
2、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機構申請注冊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代辦詳詢:400-176-6789
(一)具有健全的治理結構、完善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執行;
(二)財務狀況良好,運作規范穩定;
(三)有與基金銷售業務相適應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設施和其他設施;
(四)有安全、高效的辦理基金發售、申購和贖回等業務的技術設施,且符合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的有關要求,基金銷售業務的技術系統已與基金管理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相應的技術系統進行了聯網測試,測試結果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制定了完善的資金清算流程,資金管理符合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的有關要求;
(六)有評價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和基金產品風險等級的方法體系;
(七)制定了完善的業務流程、銷售人員執業操守、應急處理措施等基金銷售業務管理制度,符合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的有關要求;
(八)有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
(九)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三方財富有幾家?(附帶最新全部持牌機構名錄)|保險_網易訂閱
最近會議比較多,有2020年財富年會,又有最高院15.4的新聞發布會,周六(8月22日)第六屆財富論壇上也有重要動態。這次是央行范副長給出的信號,針對的是金融產品的銷售。
主體是“三方財富”,居然有5000家!
官方一直沒有就此出具統計數據,建議可以順帶出具三方財富從業人員,并建立相關是數據庫,過去賣了些啥?踩過哪些雷?有沒有涉非記錄?嘖嘖嘖,無魚之后,水可至清。
大部分三方沒有基金銷售牌照,但這并不影響他們代銷業務。主要是信托產品,飛單渠道已經形成,甚至形成了市場價格。比如要買一張信托的單子,2%稅前的費用(買單錢)。
隨著爆雷增加,銷售渠道的責任如何鑒定,又如何執行?
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就需要劃分出合規的界限來。
這便是本文今天的主題:公募基金銷售牌照的持牌機構的盤點。
正文
開始之前我先表達下個人觀點,牌照的背后囊括了歷史機遇、政策導向、周期環境等因素。并且縱觀金融行業的發展,牌照構成的準入門檻經常會催生出一個附帶現象——有牌照的不做這個業務,做這個業務的沒有牌照。
<1>持有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有多少?
證監會官網上可查到的披露數據統計到2016年9月份,中基協上的數據更全一些,可以查詢,但沒有總覽。我把一條條數據硬爬下來做了個整理,一共有425家:
商業銀行有154家
,其中全國性銀行18家,城商行81家,農商行44家,外資行11家;證券公司103家,期貨公司27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9家;
保險公司5家,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5家;
最后剩下
獨立基金銷售機構122家
;加總共425家,其中有些目前可能被暫停業務,附錄我會貼在本文末。
銀行就不說了,親兒子嘛肯定要照顧的。全國性銀行6+12,也就是6大行(中農工建交郵),以前稱4大行(中農工建),后來交通銀行上來了,但四家都覺得這是個弟弟。前兩年郵儲銀行也進入了行里,現在并稱6大行。至于這幾個玩家從1980年從央行中怎么分離出來獨立經營的故事,我在小白金融學里又講,篇幅比較長,這里就不展開了。
12家是指股份制商業銀行,也都是大行了。剩下的城商行130多家里占88家,接近2/3的比例。農商行只有44家,相對于1300多家比例很低,畢竟有些地方的銀行只有存款業務,連理財產品都沒有。當地居民實在沒地方投資,只能去找P2P和數字幣。
券商和期貨公司天生就耕作于資本市場,連銀行都給了,這倆兄弟也必須給啊。所以券商本身就帶有證券類基金(公募和私募)的銷售資質的。
可能有小伙伴要問了,那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是個什么鬼?
我們平時看到許多說股票的,還有許多在微信群里老師帶你炒股票并收費的。簡單說這些業務就屬于證券投資咨詢了,但是大部分的“老師”都沒有這個資質。
而我們看到的這些
券投資咨詢機構
則是專門為客戶提供證券投資的相關信息、分析、預測或建議,并且直接或者間接收取服務費用。當然這里提到的客戶,主要是指機構客戶,當然也有個人付費的。這個牌照的數量是不多的,一共9家。第一家天相投資是金牛獎(證券基金)的評委,陳科老師在一次探普八點半“解讀金牛獎”的直播中說過,你們眼中那金光閃閃的金牛獎是怎么評出來的?(悄悄說一句,陳科老師最初就是在天相…)
這9家公司也是具備銷售基金產品的資格的。
保險公司只有5家。平安、中國人壽、泰康三家大公司,然后是陽光和中宏。
此外還有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公司,很多人跟我最開始的反應估計是一樣的。保險代理和經紀不是賣保險的嗎?很多飛單平臺做港險和國內保險,就會花錢去收一塊牌照。但是在這類牌照中,有5家是可以銷售基金的。
<2>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分類
剩下的122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圖。
我花了6小時把這122家獨立銷售機構的股東都進行了穿透,然后進行分類,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結果。
持牌的財富公司有多少呢?36家
諾亞、利得、浦領、泛華、宜信、恒天、高晟、新湖、大唐、海銀、鉅派、富國大通、九泰、云灣、愛建、乾道、陸浦、瑞威、洪泰、資舟、青島意才。已經出問題的有民創、金誠、普信、網信、錦安、泰誠、恒宇天澤、瀚亞、諾遠。
補充
大唐財富的基金銷售牌照藏得很深,讓張冠宇代持,公司名字是北京唐鼎耀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有些公司不太大,但一查發現跟安信有關系,或者跟其他的已經爆雷的公司有關系。
此外,我們熟知的BATJ,360,新浪,途牛也有這張牌照。有些知名企業,比如恒大、陽光、世聯行、宇通集團、蘇寧、國美都有這張牌照。
如果你炒股,那我告訴你,以前做股票行情的軟件中三大家(大智慧、同花順、東方財富)也有這個牌照。
我覺得最讓人震驚的是互聯網金融居然也有這張牌照,比如團貸、和信、小牛,真是柯鎮惡掏雞窩啊(最近我跟柯大俠杠上了)。
剩下還有公募基金、國有資本、金融集團、自然人、殼公司持有了這張牌照。
<3>基金銷售牌照機構名錄
這份名錄大家可以備著做參考用。
【特別聲明:該公眾號聚焦服務于私募圈,包括但不限于:注冊落戶全國基金小鎮,協辦私募基金牌照,產品合規設計備案,監管募集資源對接,基金稅務籌劃,銀行券商私募創投等資源群對接,本文僅供參考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Thecontentabove(includingthepicturesandvideosifany)isuploadedandpostedbyauserofNetEaseHao,whichisasocialmediaplatformandonlyprovidesinformationstorageservices.
什么情況?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竟然主動申請注銷牌照_鳳凰網
今年以來,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潮”仍在延續。
證監會公告顯示,河南證監局近日決定注銷河南安存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包括杭州科地瑞富基金、泰誠財富、大泰金石、財路基金等多家機構在內,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被注銷。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銷售牌照被注銷,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公司長期展業情況不理想,從而退出銷售市場;二是公司或股東方經營存在瑕疵,被動停止營業。
截至目前,第三方銷售市場主體超過100家,在競爭激烈和“馬太效應”之下,牌照的“殼價格”明顯降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潛在交易風險,有銷售公司選擇主動注銷牌照。
主動申請注銷牌照
證監會公告顯示,近期河南安存基金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河南證監局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天眼查信息顯示,河南安存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31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萬元,2016年12月23日獲證監會批復基金銷售資格,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是河南安存基金的全資大股東。
來源:證監會官網
與河南安存基金一樣,主動提交牌照注銷申請的還有杭州科地瑞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浙江證監局2月24日發布的《關于注銷杭州科地瑞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公告》顯示,杭州科地瑞富基金近日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來源:證監會官網
2月15日大連證監局發布的《關于注銷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公告》顯示,大連證監局前期對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作出責令停止基金服務業務的行政處罰。按照有關規定,大連證監局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兩大原因
自2021年11月以來,接連有大泰金石、財路基金、長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山東壽光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家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被注銷。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潮”,似有愈演愈烈之勢。
華南某基金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基金銷售牌照被注銷,基本是出于兩種原因:一是基金銷售保有量過低,長期展業情況不理想。以河南安存基金為例,該公司雖然在2016年底就獲得銷售牌照,但Wind數據顯示,河南安存基金僅在2017年10月16日與嘉實基金簽過嘉實活期寶貨幣基金的代銷協議,是目前為止唯一代銷過的公募基金產品,代銷數量在全部基金銷售中墊底。
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基金銷售機構的業務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3年,每次延續的有效期為3年,但前提是不存在“合規內控嚴重缺失”“未實質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銷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億元”等情況。
二是公司或股東方經營存在瑕疵。以杭州科地瑞富基金為例,2月,杭州科地瑞富基金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今年1月,杭州科地瑞富基金的大股東——杭州科地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因挪用基金資產被監管處罰。2月起,陸續有中信保誠基金等公募終止了與杭州科地瑞富基金的代銷合作。
來源:基金公告
“殼”資源價格降低
中基協最新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前100強》顯示,百強代銷機構中共有21家第三方代銷機構。第三方代銷機構的“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約為1.7032萬億元,占比26.88%,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有2.9153萬億元,占比35.01%。
滬上某公募電商人士指出,截至目前,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數量超過100家。但從各家公司基金保有量來看,真正能夠成功展業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并不多,很多代銷機構基本就是個“殼”。
記者從某金融牌照交易平臺獲悉,與數量在10家以上的保險經紀、保險代理等牌照相比,基金銷售牌照數量只有5家,掛牌價格從6500萬元到1億元不等。
在2021年7月前后,基金銷售牌照一度掛出1.5億元的價格。
“近期咨詢基金銷售牌照的人不多,掛牌價格也沒那么高了,基本在8000萬元左右。但價格高低并不是牌照交易的關鍵點。”某金融牌照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銷售牌照也屬于金融牌照,具有很強的監管屬性,交易存在嚴格要求。一方面,監管對接手人有資質要求,合適的買家需要花時間尋找;另一方面,掛賣的銷售牌照基本上會存在一些瑕疵,買家會回避這類公司。因此,在業務開展不佳情況下,會有基金銷售公司選擇注銷牌照,而不是出售。
《辦法》規定,持有獨立基金銷售機構5%以上股權的股東,應具備“凈資產不低于5000萬元”“最近3年沒有受到刑事處罰或者重大行政處罰”。自然人股東則應“具備擔任證券基金業務部門管理人員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或者擔任證券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3年以上的工作經歷”等要求。
注銷牌照潮起部分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出局_騰訊新聞
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牌照注銷現象日益增多。
近日,河南證監局決定注銷河南安存基金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包括杭州科地瑞富基金、泰誠財富、大泰金石、財路基金等多家機構在內,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銷售牌照注銷,部分原因是部分機構長期展業情況不理想,從而退出銷售市場;另外或是機構或其股東方經營存在瑕疵,被動停止營業。
牌照注銷現象增多
證監會公告顯示,近期河南安存基金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河南證監局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天眼查信息顯示,河南安存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31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萬元,2016年12月23日獲證監會批復基金銷售資格。
與河南安存基金類似的,還有杭州科地瑞富基金。浙江證監局2月24日發布的公告稱,杭州科地瑞富基金近日提交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2月15日大連證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大連證監局前期對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作出責令停止基金服務業務的行政處罰。按照有關規定,大連證監局決定注銷該公司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自2021年11月以來,接連有大泰金石、財路基金、長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山東壽光農村商業銀行等多家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加上上述新增案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潮”或有愈演愈烈之勢。
兩大主要原因
華南某基金市場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機構注銷基金銷售牌照,基本是出于兩種原因。一是基金銷售保有量過低,長期展業情況不理想。以河南安存基金為例,該公司雖然在2016年年底就獲得銷售牌照,但根據數據顯示,該公司僅在2017年10月16日與嘉實基金簽署了嘉實活期寶貨幣基金的代銷協議。
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基金銷售機構的業務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有效期3年,每次延續的有效期為3年,但前提是不存在“合規內控嚴重缺失”“未實質開展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銷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億元”等情況。
二是公司或股東方經營存在瑕疵。以杭州科地瑞富基金為例。今年2月,杭州科地瑞富基金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今年1月份,杭州科地瑞富基金的大股東――杭州科地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因挪用基金資產被監管處罰。
“殼”資源價格下降
中基協最新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名單顯示,“百強”代銷機構中共有21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約為1.7032萬億元,占比26.88%。
滬上某公募電商人士指出,截至目前,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數量超過了100家。但從各家機構的基金保有量來看,真正能夠成功展業的機構并不多。很多機構的存在,基本就是個“殼”。
記者從某金融牌照交易平臺獲悉,與掛牌數量在10家以上的保險經紀、保險代理等牌照相比,基金銷售牌照的掛牌數量只有5家,掛牌價格從6500萬元到1億元不等。在2021年7月前后,基金銷售牌照一度可以掛出1.5億元高價。
“近期咨詢基金銷售牌照的人不多,掛牌價格也沒那么高了,基本每張牌照在8000萬元左右。但價格高低并不是牌照交易的關鍵點。”某金融牌照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銷售牌照屬于金融牌照,具有很強的監管屬性,交易存在嚴格要求。一方面,監管對接手人有資質要求,合適的買家需要花時間尋找;另一方面,掛賣的牌照基本上會存在一些瑕疵,買家往往選擇回避。因此,在業務開展不佳情況下,會有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選擇注銷牌照,而不是出售,“為幾千萬元去冒風險,很可能是不劃算的”。(余世鵬)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上一篇:固原市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