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了緩刑影響幾代人,緩刑,生活中大家聽得都比較多了,很多人認為,犯了事被判緩刑,出來后就沒事了。其實大家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而且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今天信之源律師來為大家解答一下,是不是被判緩刑后
緩刑,生活中大家聽得都比較多了,很多人認為,犯了事被判緩刑,出來后就沒事了。其實大家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而且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今天信之源律師來為大家解答一下,是不是被判緩刑后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一、什么是緩刑?
緩刑指的是暫緩量刑,是對已經觸犯刑法,經法律程序已經定罪的行為人,鑒于其犯罪情節輕微、認錯態度誠懇、已經獲得被害人諒解等情形,對其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給予行為人一定的考驗期限,接受特定機關的考察。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二、緩刑后注意什么?
1、大家可能覺得,被判了緩刑,放出來后就沒事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行為人被判決,還需要接受社區矯正,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定期向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相關法律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在社區矯正階段,主要遵守以下的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具體內容到司法行政機關報到后會向行為人宣告。
2、在社區矯正期間,并未按照規定接受監督、定期報到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將會被撤銷緩刑,重新收監。
相關法律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具體有以下幾種情節: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信之源律師溫馨提示:雖然被判緩刑后,出來仍然有很多限制,在接受社區矯正期間不要觸犯刑法,如果構成犯罪的,應撤銷緩刑;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的,要報經司法行政機關審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