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有哪些?
部門法</b>:刑法,民法,行政法,訴訟法,國際法,經濟法,環境法,軍事法<br>當代中國法律部門包括:<br>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
<br>2.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一般行政法)。食品衛生法、藥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理(特別行政法)。
<br>3.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
<br>4.商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
<br>5.經濟法:<br>(1)有關企業管理的法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br>(2)財政、金融和稅收方面的法律: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br>(3)有關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預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br>(4)有關市場主體、市場秩序的法律: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br>6.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
<br>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br>(1)屬于自然資源方面的: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br>(2)屬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br>8.刑法:刑法,單行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br>9.訴訟法:<br>(1)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br>(2)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并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典共有多少條法律條文
民法典的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七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其調整的對象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調整范圍】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施行日期及舊法廢止】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國第幾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擴展資料:
民法典在國家治理體系中位置重要。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離不開法律制度、法律體系以及法治體系的現代化。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關每一個社會個體的方方面面,它以對人的保護為核心,以權利為本位,系統全面地規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民事活動中享有的各種人身、財產權益。
同時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事立法不斷進步,但是民法體系仍有待完善。與單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規范民事關系,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科學性的特點,集中體現民法的價值、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
在這個意義上,制定、頒布和實施民法典,是中國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標識,更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布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網評:民法典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什么叫法典
法典(拉丁語:codex),指就某一現行的部門法進行編纂而制定的比較系統的立法文件?,F行法系統化的表現形式之一。為了便于查閱、適用法律規范和消除法規存在的某些缺陷,需要對現行法規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法規系統化的方法有兩種,即法典編纂和法規匯編。引證解釋:
1.法度典章。
《孔子家語·五刑》:“禮度既陳,五教畢修,而民猶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以申固之?!?br>2.指佛教經典。
《正法華經·應時品》:“信大法典,現在盡悉。”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名錄序》:“昔劉向校書,已見佛經,故知成帝之前,法典久至矣?!?br>世界古代四大法典即《漢穆拉比法典》、《十二表法》、《法經》以及《摩奴法典》
《漢穆拉比法典》大約在公元前1762年由巴比倫第一王朝第六代君主漢穆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制定,是兩河流域法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文字簡潔,概念準確。法典被刻在一個黑色的玄武巖柱子上,柱高2.35米,頂部周長為1.56米,底部周長1.90米。法典分序言、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共282條。法典主要內容有法院(第1-5條),財產(第6-126條),婚姻、家庭與繼承(第127-193條)人身保護(第194-227條)以及勞動和勞動工具(第228條)。關于契約、債權、損害賠償等方面的規定是早期奴隸制國家立法文獻所不能比擬的。
我國有幾部法典
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是2011年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1]本書是國家出版的法律、行政法規匯編正式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什么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民法典的制定和實施將為法治中國建設筑牢根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
民法典編纂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范、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對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積極意義,從而開啟了我國法制史、法學史的新時代。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創造性地將關于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并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民法典是什么東西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擴展資料: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臺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采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民法典
民法典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生效時間是2021年1月1日。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一、民法典的鮮明特點:
1、堅持人民立場。
2、體現人文關懷。
3、傳承中華文化。
二、民法和民法典的區別:
1、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殲伍間私法關系的法典。
2、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氏鬧或行為、身份行為。
3、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彎悄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私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