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勞動者來說的話也是經常會跟企業發生一些沖突,當然都是因為企業侵犯了自身的利益的情況下才會去跟企業斗嘴的,這樣的話其實大家是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的。那么,勞動仲裁未經前置程序?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勞動仲裁未經前置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9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司法實務中,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是以是否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過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謂“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法釋(2001)14號《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在規定勞動爭議案件范圍的同時,也明確規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應以勞動仲裁為前置程序。即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從而形成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勞動仲裁未經前置程序
二、對勞動爭議案件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上述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進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決書;
(二)當事人對勞動爭議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勞動爭議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必經程序。
三、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的關系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請求法院保護民事權益的權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指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而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
我國仲裁法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勞動法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沒有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就適用該規定的行使權利的法定期間。因此,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是有聯系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寓于仲裁時效之中。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勞動仲裁未經前置程序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小編提醒您,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得知,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對勞動爭議案件起訴的條件是什么,以及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的關系是怎樣的。若您還有什么法律疑問,建議咨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