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一項目用地6500M2,規劃容積率為3.6,建筑履蓋率為35%。請問該項目為多少層?總建筑面積為多少?
總建筑面積(地上)=用地面積X容積率=6500X3.6=23400M2;
建筑履蓋率又稱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積(約等于建筑底層面積)/用地面積;因此,在建筑建筑履蓋率用足的情況下,建筑占地面積(約等于建筑底層面積)=建筑履蓋率X用地面積=35%X6500=2275M2;
綠地率怎么計算(知道容積率如何計算層數)
在建筑底層面積與標準層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建筑平均層數=地上總建筑面積/建筑底層面積(標準層面積)=23400/2275≈10層;但是,就像二樓所說的,容積率3.6的小區,如果真的用足35%的覆蓋率,小區環境會很差,一般做到15%~20%左右的話會比較合理,這樣的話,按上面的計算過程,層數應在18~24左右。
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建筑密度是指在具體“宗地”內建筑物基底面積與宗地面積之比。
對于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綠化率也是如此。綠化率較高,容積率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于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這兩個比率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化率應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容積率比凈容積率要低50%左右。這兩個指標都是合法的,除特別說明外,說到容積率時一般都是指凈容積率。但國家沒有明文規定開發商只能宣傳凈容積率,于是,一些開發商就鉆法律的空子,將凈容積率換算成毛容積率來宣傳,購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奧妙,還以為這個小區的容積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發現上當了。什么是容積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試行)》的解釋,容積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積的總和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直接關系居住的舒適度,容積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們的居住舒適度就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但對于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價格中的比例,決定被開發土地的含金量。因此,容積率越高,開發商的利潤就越大。
(1)容積率:即規劃地塊內各類總建筑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計算公式為:容積率=總建筑面積/土地面積
容積率可根據需要制定上限與下限.容積率的下限是保證地塊開發的效益,防止無效益或低效益開發造成土地的浪費。容積率上限防止過渡開發帶來的城市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行。容積率還可以根據建筑用途的不同,分為全部建筑容積率,公共建筑容積率,住宅建筑容積率等
(2)建筑密度:即規劃地塊內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積與地塊面積之比,計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積/地塊面積
(3)綠化率,亦稱綠地率:指的是規劃地塊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規劃地塊面積的比率,計算公式:
綠地率=綠地面積/土地面積
綠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這里的綠地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道路紅線內的綠地),不包括屋頂、曬臺的人工綠地。公共綠地內占地面積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綠化小品建筑可視為綠地。
容積率的術語釋義為:容積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圍內,地面以上各類建筑的建筑面積總和與基地總面積的比值。與容積率密切相關的一個指標就是建筑密度,術語釋義為:建筑密度是指某一基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底層占地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從上面兩個釋義可以看出:如果基地面積和建筑密度不變,那么建筑物的層數越多,容積率就越大。
充分了解容積率對項目品質的影響,對我們的項目定位和規劃是非常有幫助的。在此我簡單說一說各類建筑分別對應的容積率數值。
1、容積率低于0.3,這是非常高檔的獨棟別墅項目。
2、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環境還可以,但感覺有點密了。如果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排別墅,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3、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排別墅,如果組合3~4層,局部5層的樓中樓,這個項目的品位就相當高了。
4、容積率0.8~1.2,全部是多層的話,那么環境絕對可以堪稱一流。如果其中夾雜低層甚至聯排別墅,那么環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5、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境會是一大賣點。
6、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
7、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
8、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小高層,環境會很差。
9、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
10、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
二、面積單位換算公式
面積單位轉換如下: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00平方毫米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國際上一般使用千米、米、分米、厘米作為普通計量單位,它的各個單位進率為10x10,等于100。
面積的物理量符號為S
1公頃=15畝1公頃=100公畝1公畝=0.15畝
1畝=666.666667平方米1公畝=100平方米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0米x1000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500畝1公頃=0.01平方公里
ha,hm2都是指公頃;ha是以前用的單位,現在一般用hm2
hm是hundredmetre的縮寫,即百米,即1公頃=1hm2=10000平方米
在面積中,最特別是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10000,都是100進制。
面積單位換算表
三、土地面積和地價單位換算的簡便方法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土地面積的計量單位在不少場合仍沿用“畝”這個單位。基準地價也往往用“萬元/畝”作單位。但我國土地面積的法定計量單位是“平方米”。土地面積單位在“畝”與“平方米”之間以及地價在“萬元/畝”與“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還是土地價值評估中經常要遇到的事情。
1.最笨的土地面積單位換算方法
土地面積單位換算時,常見許多人采用:1畝=666.6666……平方米,這一公式來進行換算。土地單價“萬元/畝”換算成“元/平方米”時,將分子乘以10,000,分母乘以666.6666……后,再用分子的數值除以分母的數值計算出具體的結果。
假設某宗地的基準地價為D萬元/畝,用這一公式換算的計算過程如下:D萬元/畝=(D×10,000)/666.6666……元/平方米
這樣的換算,既繁鎖易出錯,又不精確。雖然用計算器,由于數字多,稍不小心,還會出錯。由于1畝=666.6666……平方米,小數點后是除不盡的小數。我們作計算時有時只取整數部份667或666.67等,但不管取多少位,式中的等號將變成約等號。在評估測算中,有時須將土地面積從“平方米”換算成“畝”,以后又要將“畝”再換算成“平方米”。如果換算中計算不精確,對于面積較大的土地,經過這一來回,也許會少掉或多出好幾平方米。怎樣的換算方法,能使計算相對簡單,而又不因為小數點后的取舍造成精確度不高呢?現在向大家推薦一種土地面積、地價換算的簡便方法。
2.平方米”與“畝”、“萬元/畝”與“元/平方米”之間換算的簡便方法
我們從1公頃=15畝換算式(由于1公頃=10000平方米),就能夠推導出:
1平方米二0.0015(1)
即:1畝=1/0.0015平方米。(2)
從而我們可以推導出土地單價換算的計算公式:
1萬元/畝==10000=1/0.0015(元戶1叻米)=15元/平方米(3)
還可得出:1元/平方米=1/15(萬元/畝(4)
從公式(3)、公式(4),我們可以看出,將“萬元/畝”的地價換算成“元/平方米”,只須乘以15。反過來要將“元/平方米”換算成“萬元/畝”,只須除以15即可。
例如某地塊,其基準地價為18萬元/畝,要換算成“元/平方米”,根據公式(3)只須乘以巧,即:
18萬元/畝=18x15=270元/平方米
實際上,一個數乘以15,簡便的算法,就是將這個數加上它的一半后乘以10(也就是在個位數后加個0),即:
18萬元/畝=[18+(18令2)lx10=[18﹢9]x10=270元/平方米
采用上面簡便的算法,不用計算器就能心算出來了。
將土地面積單位“平方米”換算成“畝”,根據公式(1),只須乘以0.0015。將土地面積單位從“畝”換算成“平方米”,根據公式(2),只須除以0.0015即可。
例如某地塊,土地面積為24000平方米,要換算成畝,只須乘以0.0015即:
24000平方米=24000×0.0015=36畝
實際上一個數乘以0.0015,就是將這個數加上它的一半后,除以1000(也就是小數點往前移動三位)。我們再來看一下上面這塊土地面積的簡便換算方法:
24000平方米=[24000+(24000÷2)]÷1000
=[24000+12000]÷1000
=36畝
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也可以先除以1000后,再加上它的一半,計算會更簡單。
3.簡便換算法的總結和口訣
從上面分析、測算中,我們可以得到土地面積、地價單位換算的簡便方法。為方便記憶,我們再加上相應的口訣。“萬元/畝”與“元/平方米”,“畝”與“平方米”之間單位換算的方法及口訣敘述如下:
在將地價單位“萬元/畝”換算成“元/平方米”時,可用如下口訣:“加半乘十”(就是將這個數加上它的一半后,乘以10>,也就是乘以15,將地價單位“元/平方米”換算成“萬元/畝”時,就除以15。
在將土地面積單位“平方米”換算成“畝”時,可用如下口訣:“加半移三”(就是將這個數加上它的一半后,小數點往前移三位),也就是乘以0.0015;將“畝”換算成“平方米”時,就除以0.0015。
這樣的方法,不僅計算簡單而且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