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
思前想后,我還是寫了這份檢討書。從大了講,可以為同學們做榜樣,告訴同學們少為自己找理由。從小了講,這何嘗不是一個提高自己的機會。
首先說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我昨天上午一、四節的課,所以二、三節就成了看作業的時間。第二節我看完了數學作業,第三節我又開始看學生們的成長檔案,學生的文字讓我看的入迷,我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而成長檔案成了連接我和學生心靈的橋梁??煜抡n時,仍有幾本沒看完,心想,不著急,一會課代表會來搬作業,到時候一起上課也不晚。結果課代表臨時有事,這次來的特別晚。我和課代表進入教室時已經上課一分鐘了。
當教室管理員龐心怡在全班提出我應該為遲到檢討時,我先是一驚,然后開始解釋,當然其它同學的意見也是褒貶不一,有的同學替我辯解,也有同學說我遲到。我心里很清楚,是比以前晚了點。但仍然不想接受懲罰,甚至對那些一口咬定我必須寫檢討的同學有些偏見,感覺自己平時對待他們也不這么苛刻,這個時候好像跟想看熱鬧一樣,唯恐天下不亂。
其實我也知道,班規上明確規定:監督老師有無說臟話,侮辱學生,遲到早退等不合時宜的行為,如有違犯教師道歉,必要時寫500字檢討并全班讀。我也理解管理員,她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監督老師的行為。如果一直不發揮作用,也就沒有存在感,好不容易抓住機會,就一定公事公辦,按班規行事。我倒覺得這是好事,說明這個同學鐵面無私,這也正是安排這個同學管理老師的原因。
我過我還是不愿意寫檢討。
放學時,我看到沒做完作業的同學因為班規,都在拼命的寫檢討,我覺得他們應該也跟我一樣不開心,但是有誰考慮過他們呢?別的同學都放學了,他們仍然在打掃著衛生的教室里寫檢討,難道他們不難過嗎?所以我決定這個檢討我必須寫,既檢討自己的遲到,又檢討讓學生留下寫檢討這個行為不人性化,不能讓學生感到幸福。(以后檢討都是在家或者在校期間內完成)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自己犯錯了還讓他感到幸福,可行嗎?
我昨天看到一個同學的成長檔案,他說不愿意來上課,因為每天都會因為犯錯被記名,每天都會寫檢討,很煩,感覺學習沒意思。讀到這里我心頭一震,回到家我就反復思考:
我們制定班規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人人有事做,人人能管理,讓學生快樂學習,享受學習。但是最起碼對這個同學來講沒有起到這個作用,反倒讓他厭學,討厭這個班級。作為老師和班委,我們是為班級服務的,不是我們當權就為所欲為,我們的任務是監督學生并幫助學生改正問題。當然該批評必須鐵面無私,但中間應多一點權衡和人性化就更好了。
最后,我還是深刻反思自己的遲到行為,以后不會有類似情況發生。我也再次呼吁全班同學,班規定出來,在我們無法改變時,認真遵守,努力優化班規,讓7班更和諧更團結。讓每個人在7班感到幸福,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做一個有擔當的中學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