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事開啟,那邊炮聲一響,我們這邊網友們就分裂了。我是個歷史唯物主義者,堅持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國家間的關系,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難用簡單的是非曲直來評定。
關于俄烏戰事,我感興趣的不是戰爭推進到哪一步了,也不是西方對俄羅斯花樣百出的制裁,而是這樣一條消息,“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政府高層80%擁有美國護照”。
我是學財務會計的,習慣用財務會計的方法概念來看其他事兒。會計上對公司之間的關系有個關聯方的說法。企業會計準則36號——關聯方披露是這樣規定的: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構成關聯方。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僅在與該項經濟活動相關的重要財務和經營決策需要分享控制權的投資方一致同意時存在。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下列各方構成企業的關聯方:
(一)該企業的母公司。
(二)該企業的子公司。
(三)與該企業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
(四)對該企業實施共同控制的投資方。
(五)對該企業施加重大影響的投資方。
(六)該企業的合營企業。
(七)該企業的聯營企業。
(八)該企業的主要投資者個人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主要投資者個人,是指能夠控制、共同控制一個企業或者對一個企業施加重大影響的個人投資者。
(九)該企業或其母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及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關鍵管理人員,是指有權力并負責計劃、指揮和控制企業活動的人員。與主要投資者個人或關鍵管理人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是指在處理與企業的交易時可能影響該個人或受該個人影響的家庭成員。
(十)該企業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其他企業。
如果烏克蘭護照事件是真的,那用上面關聯方的后幾條分析的話,是不是意味著烏蘭克就是美麗國的關聯方,再看看那些被美麗國駐軍的國家,如,太陽國,是不是也都算得上是美麗國的關聯方呢。
關聯方的實質是被關聯一方失去了獨立性。
最近讀溫鐵軍老師的《全球化與國家競爭-新興七國比較研究》,書中對新興國家的土地被跨國公司圈地的情況進行了概述,有好多個國家的土地被外國資本控制率高達50%以上,這些國家的飯碗可能是被別人決定,你說這些國家是獨立的嗎。
經過這樣粗略的分析,這個地球上,太多國家都是美麗國的關聯國家了,真沒幾個真正獨立的國家,想想,我們這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真是任重道遠啊。
我們會經常地談到獨立人格,要是從關聯方及關聯關系看的話,獨立挺難的。視頻號上有段王志文演的一個電視劇的片段,王志文扮演的爸爸這樣對孩子說:“你哪一天只要有本事完全不用我們提供任何經濟幫助,你才有資格來跟我談獨立和自由,我現在完全不明白,你所說的獨立到底是什么,花著我的錢,一再違背我的意志。你是不是覺得只要聽了我的話,你就喪失了自我,只有反抗我,你才能找到你的存在感,我現在明確的告訴你,你這是虛妄的獨立,虛弱的自信?!?/p>
我是認同這段話的。有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獨立而獨立,以為只要與父母干的不一致,不聽父母的,就是獨立,這是大錯特錯。當然,父母說的不一定都對,孩子覺得有問題,可以好好地與父母談談。而父母,作為關聯方的控制一方,也不能太自大,以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這世界變化太快,很多舊的思想觀念不一定是恰當的,要接受孩子提出的不同意見,更要學著從孩子的角度思考。
在我看來,獨立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這個觀點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看著別人挺好,我也照著來。這個觀點應該是在了解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得出的。現在這個社會充滿著焦慮,也充滿著躺平,或許唯有認識自己,分析周邊環境,找到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與周邊環境的切合點,并充分發揮和綻放自己,才是解決之道。
還有一個視頻,是一個孩子和媽媽的對話,應該是發生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
孩子:媽媽,這次我比朵朵(孩子的同學)考得好,所以,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我,那時候我笑了一下,忍不住笑了一下,
媽媽:應該笑嘛。
孩子:對,但是呀,下課,朵朵居然說我不要臉。
媽媽:說你不要臉。
孩子:嗯,我就說,對,就是不要臉,我不要了,送你了,正好你沒有。然后,她說不跟我玩了,那時候我也沒吭聲,轉頭走,陪別人玩。我發現啊,我正和別人玩得好的時候,她又跑過來陪我們玩了。
媽媽:加入你們了是吧。
孩子:對。
媽媽:那你拒絕她了沒有?
孩子:沒拒絕,還答應了。
媽媽:可以可以,媽媽問你哦,如果她勸所有人都不和你玩了,孤立你,怎么辦?
孩子:孤立我?孤立我,沒事呀,我學習好一點,正常學習嗎,只要學習夠好就行了,考出學神,每天都100,然后呢,樂于助人,善良一點,這樣的話,我自己的自信和她們的鼓勵都回來了。
媽媽:哈哈哈,但是,如果她們還是不喜歡你怎么辦?不想給你玩。
孩子:還是不想,我沒事啊,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我也不能讓所有同學都喜歡我啊,怎么樣,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媽媽:對,媽媽希望你在學校呢,也是做好自己,樂于助人,把學習搞上去,我們在學校不是給別人玩來。
孩子:對,我們交學費就是為了學習的,不是玩的。
媽媽:對,加油。
孩子:嗯,加油!
這個孩子,在我看來,就是獨立的樣子。愿我們都能做個獨立的“寶寶”,而不是別人的關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