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到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請記住這7個步驟
廣州互聯網法院與杭州互聯網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基本一致。下面,我們以廣州互聯網法院為例,與大家談談原告到互聯網法院起訴的7個步驟。
第一步、
注冊與認證
搜索“廣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臺”,輸入手機號與校驗碼,設置登錄密碼,完成注冊,再進行實名認證。自然人可以選擇支付寶認證、微信認證、人臉識別、線下認證。企業可以選擇支付寶認證和線下認證。
第二步、起訴
1、在訴訟平臺點擊“原告起訴”,然后閱讀法院須知、受案范圍、告知書,確定并點擊“下一步”。
2、選擇糾紛類型,補充完整原告的個人信息,其中包括填寫相關地址、聯系方式、上傳身份證照片。如果有代理人的,填寫代理人信息,上傳授權委托書。填寫被告信息,包括被告的手機號碼、郵箱等有效送達信息。
3、填寫訴訟請求、案件事實、法律依據,以及上傳證據。
4、填寫完所有信息以后,預覽一下看看是否有誤,如果有誤可以點擊“返回修改”。在確認無誤之后提交起訴狀。
5、這時的案件已經到了“訴前調解階段”,可以在“我的訴訟”查看已經提交的案件信息。
第三步、
代理人管理
從“我的訴訟”中找到“代理人管理”,填寫代理人信息。
第四步、立案補正
如果原告在填寫個人資料時發生錯誤,可以更改錯誤信息。倘若發現案件內容有錯誤的,可以從“我的訴訟”找到“立案補正”,然后填寫“補正信息”。
第五步、
舉證和質證
1、從“我的訴訟”找到“舉證”,點擊“舉證”并且“添加”證據材料。在“舉證截止日期前”完整舉證。
2、在質證環節中,原告可以點擊被告的證據,并對被告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進行回復。要注意的是,質證在提交之后不能修改!
第六步、申請撤訴
1、對于“已立案”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撤回訴訟”,并且填寫撤訴的原因。等到法官確認后即可撤訴。
2、對于“未立案”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撤銷申請”,然后填寫撤訴的原因。
第七步、
庭前測試
點擊“關聯案件”旁的庭前測試,通過以下測試之后,即可參加庭審。
1、進行網絡測試、麥克風測試、揚聲器測試
2、進行真人認證。
本文作者:北京市農權律師事務所
起訴流程怎么走
以欠款不還作為例子,起訴的程序如下:
1、寫好起訴狀;
2、攜帶證據和起訴狀到法院立案并交訴訟費;(現在各地法院都推出網上立案,可以先咨詢下當地法院是否支持網上立案,這樣可以省去來回跑法院的時間)
3、法院審查確定受理后就會開庭審理
4、勝訴后出判決書
5、申請法院執行
民事案件審理時間:簡易程序3個月內審結案。普通程序6個月內審結案。借貸糾紛一般需要提交的證據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借款協議或借據。
(2)借貸關系有擔保人的,有關擔保的證據;
(3)借貸雙方交付、收到錢款的憑證。
(4)債務人借款用途的證明。
(5)債務人應當支付利息的證明。
(6)無利息約定,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款經催告不還,債權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應有到期不還或經催告不還的證據。
(7)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應有證明債權憑證真實性及清償債務的相關證據。
(8)付款付息憑證。
如不知怎么起訴,可以私信或者
@欠條說
有相關的咨詢回復。
法官教你如何在微信上打官司——立案篇
在電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為了給自己男人“討個說法”,從村到鄉、縣、市,一遍遍“上訴”,直到“打官司”,可謂是歷經艱辛。親歷過“官司”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卷入訴訟往往讓人疲憊不堪,若涉及:
●原、被告相隔千里,往返兩地奔波法院;
●當事人年紀老邁或重病纏身行動不便;
●案件涉及的訴訟參與人數眾多、證人數量眾多的情形;
●分秒必爭的各類保全;
上述的種種情形,更讓當事人身心俱疲,現在有了“移動電子訴訟平臺”,打開手機微信小程序就能解決了。
現場演示視頻
打官司無需反復奔波,微信小程序中就能實現
上個月,浙江高院推出的“浙江移動微法院4.0版”微信小程序正式全省上線。自此,浙江全省法院法官、當事人和律師打開手機微信小程序,進入“浙江移動微法院”,就可完成進行從立案到執行的所有程序,讓人“足不出戶”就能在微信上打官司。
在“移動電子訴訟平臺‘科技+司法’新探索研討會”上,來自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胡蝶與余姚市人民法院副庭長袁冠飛,向我們介紹到了“浙江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并實時地演示了如何使用。
本系列“法官教你如何在微信上打官司”文章分為立案、審判、執行三篇,為大家詳細地介紹“移動微法院”小程序的使用方法,本篇為首篇“立案篇”。
界面介紹
打開微信,點擊“發現”-“小程序”,在搜索欄里輸入“浙江移動微法院”,點擊進入,就可以看到“移動微法院”的首界面。
身份認證
“移動微法院”首界面,從上到下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欄目左上方可以在此選擇“各區縣(市)微法院小程序”。小程序會根據用戶的手機定位自動識別地理位置,默認選擇當地的微法院小程序。
第二部分:幫助文檔,點開來是“浙江移動微法院4.0版當事人操作手冊”,手冊中詳細地向用戶介紹了如何使用微法院。
第三部分:微法院主要功能按鈕,九個功能圍繞立案、審判、執行等主要訴訟程序步驟展開。
在九格宮里,除了“我要立案”功能之外,還有微信繳納訴訟費、在線調解、手機閱卷、法規查詢、法院導航等功能。在最下方是消息欄,可以在此查看最新的消息。在下方最右側點擊“我”,可以對于個人案件進行查看。此外,還可以進行“單位綁定”,此功能專為單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使用。
身份認證
回到首頁,在頁面中間有一個身份認證圖標,如果是第一次進入“移動微法院”,會顯示當事人的微信昵稱,后面跟著的是未認證的圖標。
首次使用的話,需要進行身份認證,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一、姓名和證件號碼,輸入的這些信息會自動比對公安里面的數據庫。
二、手機號碼驗證,在后續訴訟過程中,如果法官覺得有必要向當事人發送短信提醒的,后臺會向這個號碼發送信息,以便當事人及時地進入小程序進行察看。
三、人臉識別,對人臉識別的過程中需要當事人念出4個數字,進行活體驗證。
四、浙江移動微法院告知書,告知當事人在平臺上的權利與義務。此外,還需要預留電子簽名,該簽名會以區塊鏈方式保存下來,用于之后的訴訟簽章。
點擊提交完成之后,身份認證的環節就完成了。
點擊九宮格中的“我要立案”,選擇“審判立案”。
1、立案時,會向當事人發送一個“浙江移動微法院告知書”,告知當事人使用微法院小程序的權利與義務,點擊“同意”進入到下一步。
2、首先要對管轄法院進行選擇,拍照上傳起訴狀、當事人/委托代理人身份材料、證據材料。點擊“提交”前會向當事人再次確認所提交的材料。
已申請立案案件狀態
立案法官在后臺收到當事人上傳的材料后,對于符合條件的予以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就可以退回,并說明退回原因,以便當事人修改上傳材料。這樣當事人就足不出戶在家完成了立案。
現實案例
相隔千里異地夫妻通過“移動電子訴訟平臺”重歸于好
浙江省寧波市的朱女士與山東的魯先生婚后生育一子。2018年上半年,魯先生因故帶小孩離家出走,朱女士于同年6月初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由于承辦法官無法聯系到魯先生,送達工作陷入了困境。
正當此時,承辦法官嘗試添加魯先生為微信好友,告知其法官身份。在法官的引導下,被告魯先生與原告朱女士均進入了“移動電子訴訟平臺”。經過法官的多番在線調解,雙方關系逐漸好轉,最終成功化解矛盾,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和好。
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與清算庭法官助理胡蝶
余姚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袁冠飛實時演示操作微法院小程序
未完待續。。。